有句成语叫做“熟能生巧”,意思是凡事熟练了就能找出窍门,产生办法,做好做精。“熟能生巧”经常与另一个成语“勤能补拙”合并使用。勤练方能熟练,拙补巧方得生。
这两个成语同样适用于考编的考生,特别是面试的准备阶段。
表面上看,面试的竞争是1/3的关系,在岗位单独设置单独招聘的情况下,确实这样,但是一个岗位招聘2人以上,竞争关系就会发生变化,2/6不再是3人竞争。岗位招聘的人数越多,参与竞争的人数就越多,竞争的压力也越大。
近年来,随着考编人数逐年增加,考生层次越来越高,博士、硕士、985、211的考生屡见不鲜,再加上专业化培训机构的助力加持,通过笔试的考生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小,面试竞争更趋白热化,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求也水涨船高。因为,面试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永远是在动态中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没有谁最好,比的是谁更好。
想在面试中胜出,考生就要勤学苦练,举一反三,提升能力素质,掌握面试技巧,战胜竞争对手,完美实现目标。
网上有个词语叫“面经”,意思是指面试的经验,包括面试介绍、面试题库、面试技巧等,找度娘、找知乎看一看,从前人的经验里学习应试方法,在他人的分享中获得自身提升。当然,也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提供专业面试辅导。无论怎样,你的提升自己。不说是笨鸟要先飞,至少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吧。你不努力,别人未必懈怠。你不想办法提升,别人未必空耗时光。你不找专业的教练指导,别人未必不报培训班。千万别小看从成绩发布到面试的这几天时间,在有经验的老师辅导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辅以自身的反复练习,这短短的数天时间里,应试能力提升是肉眼可见的,甚至让你前后判若两人。
想进编制吃公家饭,你得先迈进公家的大门。面试是临门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跨过,你就能体会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惬意,这一步跨不过去,你只能“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考编之事,关乎一生。学习面试技能,也将一生受益。至少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