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接受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写作的焦虑感也在一点点消失,哪怕长时间面对空白的文本,也不会滋生新的焦虑感。心态的平和,让我隐隐对于第二天的写作产生一些期待,哪怕今日写作时光即将过去,而文本上依旧只有寥寥数语,甚至是一片空白。生活本该如此,不可能如小说那般精彩,逛个街都能引发冲突,如个厕就能打开隐藏剧情,激发新一波的高潮,生活多数时候都处于常态,只是偶尔会泛起一丝涟漪。
写作会有突发灵感,文思如泉涌之时,但这都只是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很短暂。多数时候,写作内容都比较平淡,而好的写作者,能够在这些平淡中找寻到一丝不平凡之处,从而直击读者心灵,焕发共鸣。相比于后者,写作者往往会迷恋前者,因为前者不仅能让读者爽,也能让写作者大呼痛快。而后者只能让读者爽,写作者往往十分痛苦,因为那一抹契机太难捕捉。
一开始写作,我都不会选择修改,部分是因为自己懒,更多是不想看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被自己嘲笑。这种状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敢于去看自己写过的内容,敢于去修改,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时间。
生活中,我们不愿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也许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没有给足自己合适的时间,我们总是渴望速成。对于财富,我们追求一夜暴富,对于名利,我们追逐一举成名,哪怕因此投入大量时间财力研究各种规律,哪怕因此而一次次落入名利陷阱,依旧让人乐此不疲。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许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如意,往往来源于这一心理——追求速成。急促地追求婚姻,反而造成婚后的各种矛盾。急促地追求改变,反而造成长期的一成不变。急促地想提高孩子成绩,报名各种辅导班,或者是口头上的过度批评,反而加大孩子学习压力,产生各种厌学情绪。急促地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关爱,过分宠溺,反而培养了孩子的‘玻璃心’。
按理说,‘速成陷阱’完全可以避免,因为我们身边有一个友人,他总是在提醒我们,时间流速是稳定的,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改变,而万事万物的蜕变需要一个过程,小草需要经历从发芽到破土而出的过程,人需要经历从幼儿到成年的过程。唯有长期积累,才可能有长期回报。短期爆发,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依旧喜欢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题图摄影:Shivendu Shukla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