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让人如沐春风,听起来就是一种享受;不会说话的人,出口的话会无意中伤害到对方,让对方难堪。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说话和事业的进行有很大的关系。你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
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困扰、问题其实都源自于不会说话。因为不会说话,导致得罪了人,被人记恨是常有的事。
那么,如何说话才能提高我们的说话水平,日常说话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牢记“一个中心”
人是比较情绪话的,很容易被情绪控制而胡言乱语。所以,要提高说话水平,需要牢记一个中心: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应该让我们说的话受制于自己的情绪,不应该让我们的话语伤害到我们身边的人。”
“如果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情绪时,先不要开口说话,等自己平静了再说话。”
二、说话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说话时注意说话场合及身份
在任何场合说话,我们都有一个特定的身份。比如,在家里和父母说话时,我们就是子女,在跟孩子说话时我们就是父母。
我们可以给孩子说:“在用杯子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杯子里边是不是干净,懂吗?”但如果这样说给自己的父母,就不合适了。
2、说话时尽量客观描述看到的情况,不要说评论性的话
这点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着无意,但听着有心。我在和女儿说话时,总是因为不客观表述,随口的评论性话语就伤害了孩子,然后她就委屈的反驳我,比如:
我看见她在看手机,我就说:“小孩都不能看手机,你老是看手机。”孩子就会回我:“谁老看手机了,我就看一下作业。”
孩子一说,我就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我说她老看手机是指责性的,她肯定不愿意接受。但我说我看见你这周看手机10次了,次数有点多,尽量少看手机,她就容易接受。
3、说话时要具有善意,不说刺耳的话。
很多时候,他人的行为和语言让我们不满意了,我们就会故意说一些挖苦对方,讽刺对方的话。这样的话说出口后我们是舒畅了,但会让对方难堪,甚至会让对方嫉恨我们。
所以,在说话时,切记感情用事,不要因为他人的品格、观点或是穿戴等与自己格格不入,就对其反感、不满,故意说些伤害对方的话。
4、把握正确的说话时机,不给别人添乱。
当对方很忙或者正在处理急事的时候;当对方伤心或失意的时候;当对方遭遇困难或麻烦,需要一个人冷静思考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去打扰对方。
三、总结: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所谓覆水难收,说出口的话再也收不回来。
因此,我们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需要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争取做到说出口的话都是好话,不好听的话不要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