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思维——关系——转折期——人生地图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内疚的时候,你自然就会下决心或者做计划。下决心之后,自我感觉就会好很多,感觉一好,张力就释放了,于是,反而行动力就减弱了。
有时候,买很多书,却从来不读;
买了健身卡,却从来不去;
买了很多课,却从不好好听;
其实这并不是个人的意志力不够,没法坚持,而是,买书、买课,本身就有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目标带来的张力缓解我们自己的焦虑。
大脑是无法分清计划和决心的,什么是真正的行动。大脑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就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会消减。
乐观幻想的利弊
有人会说,人需要积极乐观的唤醒,来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希望,所以当一件事遇到困难,我们总是会幻想克服掉困难和达成结果之后的场景。
可如果从张力的角度来看,积极乐观的想法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它会减少你的行动力。
有研究就发现,幻想自己成功减肥的女生,她们的减肥成效要远远低于那些幻想自己会遇到困难的女生。
乐观幻想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感觉到幻想受到威胁时,会通过想法设法不去跟现实接触,来努力保护我们自己的幻想。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
(纽约大学的女心理学教授,厄廷根,她的丈夫发明了一个思维工具,执行意图,两人一结合,发明了WOOP思维工具)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过于乐观的幻想降低我们的张力,我们就需要在想象乐观前景的同时,想象一下实现愿望的障碍在哪里?让我们先想象愿望达成的时刻,再泼一盆冷水下来,让我们面对现实。
心理对照法的顺序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先想做成以后的好处,再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如果先想困难再想可能的好处,很有可能让你把目光集中到了障碍上,这时候目标的张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已经觉得困难重重,妨碍行动。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即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大脑黑客:如果……就……
为什么大部分计划没有效果?
因为大部分计划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大脑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做什么
为了触发有效的行动,我们需要布置一个有很多行为线索的环境,这就是场。
可是如果你要做的事情是在未来呢?毕竟,我们没法提前到未来布置一个有很多行为线索的环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大脑里预埋行动线索。如果……就……
比如: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会翻开书看几页
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我就会把Kindle放到床边而不是手机
举个例子:
每天要做当日学习的复盘
1、如果我吃完晚饭,就坐到电脑前,开始对着早晨听得得到专栏,在幕布里逐字逐句的打出来;
2、如果我摘抄完当天的重点后,就复制到简书中,用见感思行的方式,去回顾和消化一下,看是否可以应用,还有以后要如何应用。
3、做完自己的复盘以后,就发给监督人看,也要替别人看。
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WOOP思维就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