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文:儿歌一则(白双奇)
烟筒眼
冒冒烟
牛耕杠(耕地)
种夏田
夏田黄(忙)
背上场(搬)
梿枷打簸箕扬
一扬扬了七八装
磨子咯載
细锣细筛
幹杖上案
切刀走马
筷子实战
顿顿喝的长面
下在锅里一根线
捞在碗里团团转
娃娃吃了三碗半
路在脚下十里半
这首儿歌描写了农村人从播种到收割打碾的繁忙景象,其中“簸箕”现在还在广泛的运用,而“连枷”已经不是很常见了。梿枷”的出现比较早,《国语·齐语》中就有:“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枷、芟。”其中的“枷”即指连枷,说明连枷在战国时候就有了。唐颜师古《注汉书》中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可见“梿枷”这个名字在唐以前就出现了。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枷响到明。”之句,正是描写用连枷打场脱粒的景象。
阅读链接:
【什么是连枷】
也作梿枷。其叫法不一,南方也有叫调(tiao第二声)车的,衢州方言。原为农村手工脱粒农具,由竹柄及敲杆组成,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麦穗使表皮脱落。唐代,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
【连枷的足迹】
连枷是一种古老的脱粒农具,很多年轻人可能不认识这种神奇的工具。此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先秦典籍《国语》中就有记载。《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上各有记载:“连枷,击禾器”、“连枷响,麦场登”。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情。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连枷农作的场景,透露着丰收的喜悦。七八十年代,连枷在涵江还是很流行的,庄稼人和连枷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连枷的竹柄较长,竖起来有一人多高,枷头也叫敲杆,由四片一尺多长的竹板夹在坚硬的木轴上而组成。连枷是一种省力的脱粒农具,操作时只要扬起竹柄,利用惯性翻转枷头,当高高扬起的枷头落在豆梗上时,就会把豆粒打得四处蹦飞。
连枷的使用还是讲究技巧的,没有一定的功夫是根本玩转不起来的。枷头转动前,必须先摆动两下,调整好角度,轻轻晃动枷头,靠惯性翻转。以前小孩子特别喜欢玩这种农具,但是往往使不出劲儿,脸憋得通红,引来大人们的欢笑。如果有人舞得好,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小孩羡慕大人夸奖。
据说,连枷还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兵器。经过改造后的连枷就是连枷棍,又称连挺、铁连枷、盘龙棍。而连枷棍后来演化为三节棍、双节棍,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武器。据《武经总要》记载:“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连枷,以铁饰之,利用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宋代士兵看到西戎人的兵器优点后,便吸取过来,应用到连枷。明朝倭寇侵犯莆阳平原时,兴化人民就曾经挥舞连枷奋起抵抗。
【连枷起源】
根据历史文献,梿枷或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传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时,齐国(在今山东半岛)已首先使用梿枷打麦,其时称为枷或称拂,按其所记“今农夫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看,应是一种集体劳动。韦昭注谓“耞,柫也,所以击草(禾)也”;《说文解字》谓“柫,击禾连枷也”;《释名·释用器》谓“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或曰罗枷三杖而用之也”;唐朝颜师古《汉书》注更是明确地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对梿枷还作了专门记述,由此可知连枷之名至少在汉代就已正式出现。即使以梿枷而论,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梿枷,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有趣的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梿枷还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梿枷叫拂梿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当然可以置敌于死地。但是,梿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到了南宋,在火药用之于战争后,梿枷又由军队转业复员回到农村麦场上了。遗憾的是,由于连枷为木制(南方也有用竹子制作的),不易保存,在考古发掘中难以发现实物,只能在一些壁画上见到它的形象。如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壁画中的打连枷图,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许多打连枷的场面(如445窟、205窟等)。
需要强调的是,梿枷的具体起源时间与地域,学术界还在聚讼当中,至今未考证清楚,上述说法只取其一略作介绍。
【使用说明】
诗句“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更有“十年曾一别”的感觉。不过,文中只是说“手柄的上下往复摆动可转化为敲板的不等速圆周运动”,以及“要充分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的运动特点,即当手柄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敲杆应同时到达死点位置,并随着手柄的向下运动而继续下落”,并没有具体介绍打连枷的操作方法和力学原理;而“连枷使用的是腕力和巧劲,只要能挥动连枷并掌握好力的平衡,即可进行脱粒作业”,与笔者少年时实际操作的感觉略有谷物的脱粒方式较多。依据1976年前后在江苏农村所见,连枷只是辅助脱粒工具。主粮小麦、水稻的脱粒有两种旋转机械——机稻床和小老虎。前者初以人力脚踏驱动,后来改为电机或柴油机驱动,可以得到整齐的禾秆,不过总会产生一些凌乱的脚料得用连枷脱粒。此外,谷物的留种似乎需要手工脱粒:水稻多是“摔把”,双手抓住稻秆端部,高高举起,将稻穗尽力摔向碌碡;小麦则因禾秆强度较低不能“摔把”而用连枷。豆类、油菜种植较少,也是用连枷脱粒。又,如果牛不需用于耕地耙田,也可牵拉碌碡即碾场进行稻麦的脱粒。
连枷由摆杆、敲板和转轴构成;摆杆长2 m 左右,敲板长0.5 m、宽0.1 m 左右。笔者觉得,挥动连枷若只是使转轴作直线或弧线的往复运动,则难以牵引敲板作连续的旋转运动而拍打平铺的谷物。
通常右侧手臂力量较强,因而操作者双手握杆,右手在前;双腿分立,右脚在前。打连枷的动作似乎可分为4个阶段。
(1)收缩手臂,向后抽拉连枷,使敲板获得向后的水平速度;
(2)站直双腿,同时上举双臂,敲板端部随摆杆前端转轴向上运动,因而其水平速度转化为旋转速度;通常连枷到达最高点时敲板尚低于水平位置;
(3)前腿屈曲,双臂向前挥动连枷,使敲板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
(4)身体前倾,双臂挥动连枷快速扑下。敲板水平速度转化为旋转速度以通过竖直状态,进而因重力加速旋转向下,最终达到水平位置,拍打谷物。
上述4个阶段是全身协调动作的连贯过程,并不能截然分隔。与扁担挑运类似,初次使用连枷并不能操作自如;不过,只要经人指点,再略作练习,即可获得节奏感,依据惯性而有韵律地劳作,别有一种愉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连枷是不对称结构,敲板运动的惯性力对转轴形成力矩,需要双手作用于摆杆上的力偶来平衡,因而右手在前时敲板应在摆杆右侧。例如,在敲板启动增加水平速度的第一阶段,敲板在摆杆右侧,需要右手向右、左手向左的作用力以形成力偶;这正好与双臂向后抽拉的动作协调。其余阶段不再细述。当然,在打连枷的农人看来,敲板理所当然得在摆杆的内侧,只有这样才能使用“顺手”。伸手试一下就能知道的事情,并不需要去追究什么道理。
连枷有效作业的关键是,转轴端不能落后于敲板前端到达地面,且敲板具有较大的落地速度,而该速度由转轴牵引速度和敲板旋转速度共同构成。这就要求前述第4阶段应尽力下扑连枷。笔者少年时得到的指导正是“干活儿得下劲才行”。
【使用地域】
梿枷并不是传统中国哪个农业区的独特产物,而是主要使用在全国的旱作农业区。
教学设计思路:
唱歌谣(自创动作,配合演唱,再现情景)
多学科(融合科学、编剧、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