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赏新晴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对他影响最大的,甚至影响他一生的其实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可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能力和品格的发展全靠父母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句话了。
孩子小的时候学习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模仿,孩子能够模仿大人扫地,擦桌子,吃东西,也能够模仿大人的其他行为,如语言、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孩子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是没有选择性的,大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包括大人的一些坏习惯和不文明语言,比如,有的小孩会偷东西,且屡教不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最初的模仿已经养成了习惯,如今要改谈何容易。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
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父母有多高,孩子的视野就有多高,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应该首先做好示范作用。比如,当父母对孩子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孩子进步时,应该先给孩子做好表率,当鼓励和引导孩子进步的时候应该说话算话,一旦许诺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就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总之,“身其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父母自己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刻意去要求孩子,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的。
慎用批评孩子的权利,有的父母,当孩子一犯错时就暴跳如雷,情绪激动,一味的批评,却没有引导,导致孩子不但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对父母心生怨恨,适得其反。那么当孩子犯错时,如何批评孩子呢,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该表扬时要表扬,该批评时要批评。批评孩子要适时,适度,趁热打铁,不要拖拉,批评时离孩子近些,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可以适当增加肢体语言,表示亲近。对于主动认错的孩子不批评,其实让犯错的孩子主动认错是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般孩子主动认错,就会真心实意去改正而不是过份苛责,过分苛责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还会折磨和伤害孩子,为了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父母苛责时要适度,控制好自己情绪,语气尽量温和,耐心指出错误,以柔克刚。
所以,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所以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也要讲究策略,“心中有剑口中无剑”是批评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