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就默默无闻,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次“教学1+1 和雅心搭档”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让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这一次感受到了课堂上的自己哪是什么辛勤的园丁,简直是拔苗助长的农夫,只要有一个孩子答到了想要的,就觉得全班都应该会了。一次磨课中,春梅姐说“我感觉那个孩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你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拽着跑了。”是呀,我在着急什么呢?
是怕孩子们听不懂吗?是怕自己讲不清楚吗?这是对自己课堂的不自信呀,我都不自信,那孩子们怎么信任我呢?所以,我试着课堂上慢一些,等一等孩子们,在第三次磨课中,我努力将自己稳住,让自己慢下来,孩子们居然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我记得在上到当上到两个数量相同时,既可以说成“a是b的1倍”又可以说成“b是a的1倍”这一点时,有个孩子答错了,他说“a是b的5倍”要是放在之前,我肯定会说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孩子,你回答错了。”这一次,我努力控制自己,结果,孩子们自己就讨论到了,确定了标准之后,有这样的1份,所以a是b的1倍。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还找到了他为什么会错,原来他是在数个数。
整节课,当需要归纳总结时,我问 “孩子,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找出谁是谁的几倍关键在于找到标准。”当我觉得不够完整时再问,“你还想说些什么?”“我发现标准不变,有这样的几份就是标准的几倍。”当孩子出现不同意见时我轻轻地说“你同意吗?为什么?”“老师,我同意,因为......”“老师,我不同意,我是这样想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节数学课居然就上完了,这是多么轻松的数学课啊。若是放在以前,我估计我自己会忙得不得了,忙着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想,忙着告诉孩子们答案,忙着阻止大家思考。
我想这次的课堂才是课堂该有的样子,老师只是课堂的主持人,而孩子们才是真正的表演者,应该让孩子们去尽情地显示自己,而不是老师呀。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绽放,只是有时候多等下,让他去思考,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