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022

移情聆听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

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用自己的眼镜给每一个人治疗。

如果同儿子,女儿,配偶或者雇员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反应通常是:“他就是不理解我。”

有一个父亲对我说过:"我不了解我的儿子,他就是不愿意听我说话。”

我说:“我来重述一下,你说你不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愿意听你说话?”

“是的,"他回答。

我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

“对啊。”

我提示他:“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那就要听他说话。”

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叫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

实际上,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他道他儿子在想些什么,他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全世界,包括他的儿子。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是—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感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可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如此聆听效果显著,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移情聆听还是感情投资的关键,因为只有对方认同,你的投资才有意义,否则就算你费尽心机,对方也只会把它看作是一种控制、自利、胁迫和屈就,结果是情感账户被支取。

http://www.chaishubang.com/memoirs/memoirsinfo/135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