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有四大题型,第一是现代文阅读,第二是古诗文阅读,第三是语言文字运用,第四是写作。我认为前三个题型的设置都是为了写作做铺垫,最后,通过写作,综合考察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具体来说:
第一,现代文阅读。包含两个大题型,其一是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其二是散文或者小说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出题内容涉及文化、学术、科技、社会热点,等等。体裁都是议论文体,根据题型的设置,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文本重点句子,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论证特点的掌握,还考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是不是能够举一反三做出判断。我认为出题目的就是,为最后的写作提供知识上的理解和保障,只有明析议论文的特点,才有可能写出规范的议论文。
题型二是文学类文本,主要考查小说或散文,近两年散文的出题性比较大,这是由散文的特点决定的,“形散而神不散”,结合日常生活小事表达情感哲理,揭示人性的美好,以及彰显人生的正能量。研究散文的题型设置,主要是对内容手法技巧以及主旨情感的考查。我认为设置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概括归纳段意的方法,能够从浩繁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目的之二是让学生感悟身边日常小事,从中体悟人生哲理,让学生明白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为有泉头活水来”,生活可以给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第二是古诗文阅读。包含三个题型,古文阅读,一首古诗鉴赏,还有名句填写。首先,文言文阅读。根据题型设置,①断句考查学生熟读古文的能力;②考查文化常识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③对传主性格品质、行为事件的分析概括,了解传主优良品质,是今人身处事的榜样,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④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主要是对文言文字义的考察,了解中国传统文字释义的创造演变;⑤最后一个题比较灵活,对人物性格事件的概括,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从中学到什么。一般的是在文中找到传主的言语行为,或者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以及概括专主的主要事件,了解中国自古有许多榜样人物,以他人为榜样,让青年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承担振兴国家的重任。
第二题是诗文鉴赏,主要是从内容技巧和情感考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中国文化传统认同感,陶冶情操,形成情感共鸣。
第三题是情景名句的考查,考察学生对古文名篇的考查,是否能够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否具有审题能力。
第三部分是语言文字运用。主要考察标点符号,句子赏析,补写,修改语病,语句压缩,考察连词成句的能力,运用修辞技法的能力,为写作提供技法上的支撑。
最后是写作,写作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先审题,提炼关键词,把握文段内容,再得出立意,以此构思文章。要你合理运用所学的方法,技巧,引用古今中外事例表达观点。这是语文基础素养的大练兵,是综合考查。所以说一篇优秀作文是各种能力的完美显现。
由以上分析,高考试卷设置三大部分都是为写作辅垫,三大部分的设置无先后问题。那么我思考如何进行高考语文复习呢?我觉得应该打破那种分题型复习的策咯,应平时精讲文章,在文章里涉及各种知识点考点。化散为整。提高学生自主鉴赏文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