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三的时候我又有幸结识了我的恩师范福源老师,范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他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曾经在唐山艺术研究所任职,后来调入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写作课程,开设戏曲选修课程,还教授音乐系专业二胡。我是通过范老师的戏曲选修课程结识他的,我被范老师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吸引,我也意识到自己对戏曲的喜爱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的爱好而已,而范老师完全是一种高屋建瓴的认识,我就冒昧去叨扰,想跟随范老师学习,没想到范老师就如慈父一般,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我非常感动,有空就去向老师请教,希望能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在那期间老师给我推荐了很多戏曲史和戏曲理论的书籍,因为戏曲学是相对的冷门,学校图书馆都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图书,范老师都是把自己私藏的书籍借给我看,一年多的时间我也从更专业和更理论的角度了解了中国的戏曲,包括我的毕业论文也选择了现代戏曲理论方面的阐述,在写论文期间范老师更是经常让我到他家里,给我参考书目,给我写作指导,直到我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不过很遗憾的一点就是我没能如愿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当然不是我不热爱,是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这属于艺术类,学费比较贵,消费比较高,所以为了不再给家庭增加负担,就中途放弃了备考,这也是我对范老师一直以来的一种愧疚,当然范老师很理解我的决定。虽然我没有走上专业的戏曲研究之路,但初心不改,我依然保持着对戏曲艺术的痴迷和崇敬,我执意留在唐山工作也有一份情缘就是这里有浓浓的戏曲氛围和坚实土壤,我也可以近水楼台。虽然现在的工作很忙很累,但我依然会忙中偷闲看看戏、品品戏,从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里汲取精神的养分,陶冶自己的性情。
戏曲剧种繁多,特点各异,我依然钟爱我的家乡戏河北梆子和老调,也依然痴迷于第二故乡唐山的评剧、唐剧,当然我也喜欢我们的国粹京剧,喜欢吴侬细语的越剧,喜欢高贵典雅的昆曲等等。每一声锣鼓声起,每一曲曲韵悠扬都能勾起我内心最敏感的神经,忘却一切的烦恼,醉心于唯美的艺术世界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讯形式的迅捷,我也结识了更多的专业演员、戏迷朋友,我们一起通过网络、微信进行沟通,一起唱戏聊戏,一起感悟丰富的戏曲世界,而且我结识的很多都是我的同龄人甚至90后、00后,这也让我不再感觉自己是异类,因为志同道合者众多。
我有时总在想,人总得有个爱好,戏曲情缘就是我一直以来的一种美好的机遇所在,我也相信,这种戏曲情缘也会延续,渗透到我以后的岁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