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身边统计学吧。
同学A:父亲县城事业单位普通职工,母亲县直单位下属企业职工,母亲90年代中期下岗,所在企业被私营老板收购。当时领导挨个做这些下岗女工的工作,建议一次性买断,A母亲选择买断,拿到两万多块钱。后在家待业过一段时间,干过传菜工、收银员、浣洗工,生活受到影响,但好在父亲收入稳定,基本的生活开销还可以维持。由于养老保险有断档,后来只能上新农合,后悔不已。
两口子婚姻虽然磕磕绊绊,但始终专心经营家庭,并省吃俭用供同学A读书,同学A后考上211,两口子正常退休在家。
同学B:父亲正式民警,母亲县直单位下属企业职工,母亲90年代中期下岗。下岗没多久,母亲调入县房管局,落正式编制。同学B的姑父时任县委常委,爷爷也曾任县核心大局一把手。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两口子生活平平淡淡,正常退休。同学B不爱学习,考上某五百流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县城被安置在县直某单位事业编。
同学C:父亲县办副食厂正式职工,母亲县某国有银行正式职工,父亲90年代中期下岗,母亲同时赶上银行减员增效,夫妻双双下岗,但好在母亲的买断金额较大,过渡期还算平稳,后父亲开始跑出租,母亲在商场做售货员。
两口子生活平平淡淡,正常退休。同学C不爱学习,初中毕业考入职高,现在帝都从事商贸中介业务。
同学D:父母均为县城小厂企业职工,90年代双双下岗。后父亲开始接手各种能挣大钱的“大活儿”,将家中储蓄几乎挥霍一空,还欠了一屁股外债。母亲果断与其离婚,独自开一家早点摊,同学D跟着母亲过。
两口子是否有退休金不详,现在父亲依然在外面单过,每日酒不离手。母亲不再摆早点摊,偶尔打零工。
同学D小学学习中游水平,父母离婚后产生厌学情绪,初三辍学。当过网管,开过电脑修理店,政府当过临时工,现在某三线城市私营企业上班。
同学E:父亲退伍后安置在某县直单位下属企业,母亲为县百货公司售货员。90年代夫妻双双下岗。后父亲开始在当地黑老大手下效力,逐步升级至手下得力干将之一。母亲遂与其离婚,到市里打工,同学E跟父亲过。父亲另娶,学校里的几个混子开始主动靠近同学E。后母亲对儿子的状态看不下去,又将儿子接走自己养。父亲在一次与当地小地头蛇斗殴中将地头蛇殴打致死,逃往外地下落不明。
同学E初中就跟着母亲搬家走了,据说已结婚生子,就业方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