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到宁波和一些中学同学聚餐,绝大部分同学都不饮酒,原因是要开车送小孩去学校,原来同学们都到了四十开头的年龄,小孩大都处于上初中的年龄段,在宁波城区都是学区对口上初中,而城区的名校也就这么几所,当不能对口的时候,于是想办法考蛟川、宁外、兴宁、蓝青等一些重点中学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都是寄宿制的,周五去接回,周日送去,于是,那些同学在周日都有任务了,雷打不动,非常自觉。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位在本市农村工作的同学,他的小孩也是今年读初一,因为城区控制择校,所以去了蛟川书院,奉化的农村到镇海的交通并不方便,我同学刚考完驾照,订了车,但还未提到,于是除了第一次陪儿子去蛟川书院报到之外,在回来的路上交待了他如何自己回家的一些注意之处,从此后都是让他自己独自乘车回来。从镇海要先乘公交车到宁波南站,然后乘中巴车到奉化东站,再转中巴车回乡下。对于一个十几岁,刚上初中的孩子来说是有点困难的,可是小孩很快就适应了,也不胆怯。并非是条件不允许才这样的。
记得上一届有一学生邬煌挺,也是个独特的聪明生,举个例子,小学时他的数学考试曾有过200分,而试卷的满分是100分,原来最后一题附加题要求多种解法,多一种解法另加10分,他有10种加法。在数学上他确实有过人之处,特别是直觉思维,在小学的奥数竞赛里经常获奖,也获得了全国“华杯赛”银牌奖。初三中考前因为综合实力的优势,被镇海中学提前录取,但是要进创新班还得参加第二次选拔,此时学校内已没有优秀生辅导了,爸爸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到慈溪实验中学旁听,奉化到慈溪的交通不便,但是邬煌挺可以做到独自来往,乃至后来考进镇海中学后,他也能摆脱父母的接送。应该说他的父母还是有条件的。他有好的学习天赋,固然令人羡慕,但是他能独立行事,更是令人高兴。也许有人会以现在环境不安全为理由,也许小孩的胆魄有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独立能力的强弱之分是会影响到孩子的
以前的我们因为条件所限,都是农民的后代,父辈们忙于生计,无法兼顾到小孩,于是无意之间培养了小孩的独立能力,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可能在生活上父母包办得更多,除非父母有意培养,确实他们独立行事的机会少了许多。可是终有一天要脱离父母,独立进入社会的。而独立能力与身体素质、与人交往能力等一样,是退居于学习成绩之后的,可是却又是成人成材的核心,毕竟我们要的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社会中的人。
(本文写于2012年,六年后的2017年,我同学的儿子考入复旦大学。而邬煌挺同学最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