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工具科学是生存的必然,但是他的过分发达和流行必然使得自然神圣性的瓦解
科技发展,当人们认为上帝被超越,再也没有一个超越我们精神的存在,我们就会陷入心灵的荒漠
生命不能承受的是轻,无论多重都能找到支撑它的信仰——人没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
人身处不济之时,能够寻找多少资源自救?
现代人中,屈原不多,陶渊明不多,苏轼更不多。我们在机遇、财富面前是多么脆弱
疫苗事件,高管自杀,至少说明他不敢面对。无论你昔日多么风光。大权在手,当权力的天平稍有倾斜就会带来巨大利益,你能够洁身自好吗
中国不同于西方,中国讲究共存。把小人的危害降到最低,世界和谐
儒家的等级制度,为了使世界有序化。有些是职能分布,而不是尊严高下
工具理性是人的本能,无需进行强化;而价值理性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对其强化。思想要有侧重,这是为了达到平衡。不强调的不是不需要,而是够强了无须再强调
文化发展:1、与自然神的斗争,(亦是为了保佑自己而神之)2、与宗教神之斗争。3、科技发展,人类由自信变为自负,破坏自然。4、人与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战国策:信而安之,阴以图之。智,人可以聪明,但是这点可以说出德行问题,人性弱点:使坏。范蠡就是看到勾践的聪明,而要成功后退隐远离他
儒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你变不成上帝,但是在你努力的路上显现出人性的光辉
项羽坦荡,也容易受伤。刘邦之狡猾聪明,最终有了天下。君王是不能用到的来衡量的,因为德行,可能刘邦的本土乡人不认可他,但是天下认他为王
可以红尘滚滚,但你也可以洁身自好。不能让天下皆为君子,但自己可以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