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情感,是每个人都深刻体验,但很难明晰的,是主体尝试去破坏客体的激情。在拉康精神分析中,这和死亡冲动是不一样的;在弗洛伊德那里,死亡冲动表现为恨的路径是可以走通的。破坏客体,同时也破坏关系。恨和爱是一对儿,爱恨交织是很典型的神经症结构的味道,在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中,厘清爱恨是需要操作的工作。
恨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情感,带有很强的想象性。情感本身就带有想象性,比如当我们因为了对方为什么如此做而愤怒时,但对方的真实意图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这里面的差距所导致的空间就是情感带动能指快速滑动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情感可以快速的转移和制造。比如为侵略煽起的民族主义,当人们体验到屈辱、虐待和仇恨时,恨、愤怒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口,那就去侵略吧。这点在弗洛伊德1929年的作品,《文明及其不满》中就有所提及。
恨可能不单单是被真实剥夺了什么东西而导致的。在我们生活中比较高级的情感,嫉妒,升级一点就会有恨的感觉。如果家中有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我们能看到大孩子对小孩子的嫉妒,在五大案例的《小汉斯》也记录了这一点,小汉斯希望那个突然出现的孩子消失。小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大孩子与母亲融合的幻想,和母亲抱在一起的不是自己,自己仿佛是被剥夺了欲望的客体。为什么自己是客体,在融合的幻想中,自己是大他者的客体。自己欲望着客体形象,那个客体形象不就是自己吗?是的,自己欲望着想象中自己的形象。听起来似曾相识吗?是的,这就是自恋的过程。但是,那个突然的剥夺让大孩子停在对他者形象的“恨”上,无法进入欲望。另外一个人在享受,而自己却没有,对那个相似者、竞争者的恨。在临床上,曾经见过34、5岁的人一定要在父母陪伴下才可以出门的,说起父母都是恨,这是精神病性的、妄想狂的。被迫害感、恨维系着他者的关系,迫害者、镜像是要消除的对象,这是爱和恨、侵凌性的矛盾、张力。极端的自恋导致自杀,自杀是镜像碎片的消失、自己的重启、极致全能感的体现,这也是完全的想象秩序。自杀怎么可能会重启,就没有了呀。我们在10几岁的时候,可能会看《古惑仔》系列,一套爽文。看完之后总想找个黑暗的恶势力与他同归于尽,那时候有个幻想,好像拼命了自己也不会死。对于死亡的掌控也是一种全能感,不死之身是自恋的极致幻想。如果在青少年阶段发生,可能是正常的过渡现象。
在一个群体里面,如果有一个人鹤立鸡群,有着某种异禀的天赋或才能,那么他会遭到周围人的嫉妒或恨。这好像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可以观察到的,但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人扰乱了群体的共同享乐,扰乱了既定信念。那个人就会成为外来的、需要被摧毁的、另人厌恶的客体。如果群体内有一群人感觉自己独一无二呢,那就需要找一个例外的原父杀掉了,恨意需要去发泄。弗洛伊德1913年的作品《图腾与禁忌》,嫉妒的儿子们杀掉了原始部落中父亲,并以此禁忌。青少年时期都会存在弑父的幻想,这个可能不是真实地杀掉谁,而是对于意淫性质的,对规则和象征阉割的想象性反抗。80、90后的青少年爽文《古惑仔》系列,为什么要对抗规则。这是在寻找边界,建构一个身份,获得一个位置。从这个点上也可以理解青少年特有的不稳定感。对存在的嫉妒并不是青少年的特有,成年人的世界,同样对这种“存在”产生着嫉妒和恨,这是很人性的内容,也是很虚妄的内容。我们能去看到、但很难改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