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列传(一)
杜笃(?~78年),字季雅,京兆杜陵县人。他的高祖父叫做杜延年,在汉宣帝时期担任御史大夫。杜笃年少时博学广记,从不拘泥小节,因此不受乡里人礼遇。杜笃居住在美阳县,和县令交好,多次向县令请托办事,最后没有办成,他心中怨恨。县令知道后大怒,命人收捕杜笃押送到京师洛阳。这时,正碰到大司马吴汉去世,刘秀征召儒生们为吴汉写诔文纪念,杜笃在狱中写成,文辞评为最优,刘秀非常欣赏,赏赐他锦帛,赦免其刑罚。
杜笃认为关中表里山河,是先帝的旧京,不应当再改建扩建洛阳,于是上奏《论都赋》,其中说道:
“臣听说过学习了要再加强,这叫做温故知新。臣想所说的话语,陛下早已经知道了,所以大略说明其梗概,不敢再逐条陈述。当年盘庚为舍弃奢靡,迁都到亳城;成周在最兴盛时,立即迁都到洛阳。时代不同,形势不同,所以不能固守一处地方作为京师。贤圣考虑建都问题时,大概在选址方面,也要考虑其优劣:到底是为独霸一方,还是为了统治天下,其目的各不相同。虽然都是为守卫国家,但是想法会有很大不同:比如有的舍弃险阻,强调以德治国;有的占据山河之险,最终得以吞并六国;有的富贵后只想思念返回,不考虑承袭千秋大业;有的乘敌空虚出击,从蜀汉出兵,最终夺取天下,驾车在原野上驰骋,全凭车夫一人之力;有的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盘踞一方。臣对此不敢妄加评议,只是私下里看到司马相如、扬雄已经有辞赋讽谏,心中非常仰慕,所以也写成一篇辞赋,名字叫做《论都赋》,密封后奏报陛下,内容如下:
“陛下在建武十八年二月甲辰日,升舆离开洛阳,巡视西岳。按照天时,推演北斗运行方向,排阊阖开关,进入函谷关,观看崤山、渑池,考察陇山、蜀地之险。这年三月丁酉日,陛下临幸长安,随后下达诏令,修葺宫室,哀伤旧京昔日辉煌,召见京兆尹、右扶风,官员全都肃穆聆听君命,然后跟随陛下祭拜西汉陵园。陛下忍不住潸然泪下,默念祖宗圣德,回忆诸侯隆盛。陛下天旋云游,泛舟到渭河之上,北上渡过泾水。千乘方毂,万骑骈罗,銮驾行进在岐山、梁山之间,向东渡过黄河。陛下祭祀后土祠庙,在邠县郊祀天神。这年四月,陛下返回洛阳。第二年,陛下下诏令恢复函谷关,建造大驾宫以及六王驻长安的官邸,在长安修建高车厩,修理东都城门,在泾水、渭水上架设桥梁,修缮离宫别馆。陛下东临霸水、浐水,西望昆明湖,北登长平观,眺望龙首山,莅临未央宫,驻足平乐观,在建章宫举行盛大典礼。”
“这时,山东纷纷心生狐疑,猜测圣朝要向西迁都,害怕关东又会变成关外。有名宾客向我说道:‘那些浅井一样的污流,根本不能容纳巨舟;观看洛阳那样的小城池,怎么能停留万乘之尊呢?咸阳是守卫国家的利器,不能长久空虚,以便使奸邪萌生。’我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向他详细论述大汉鼎盛,世代占据雍州之利,现在只是陛下没有时间顾及,以便用来晓谕宾客。我因此说道:
“当年强秦初开疆土,秦国的霸业开始于岐山、雍州,国富兵强,随后进行兼并,然后施暴政就如桀纣。天命归于圣人,托付天下给大汉。大汉开基之时,高祖皇帝受命于天,斩白蛇起义,祥云蒸腾,义军开进武关,有五星在东井汇聚,高祖皇帝手持宝剑呵斥暴秦,蹈沧海,越昆仑,奋彗光,扫项军,解救万民于水火,荡涤污浊于泗水、沂水。汉朝建国后,娄敬献策,高祖皇帝在长安定都。孝文皇帝继承宏业,以文治奉祀宗庙,躬行俭朴,笃行仁政,食不甘二味,衣不重异彩,劝勉百姓,重视农桑,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郑卫之音不闻于耳,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邪佞之臣不列于朝,巧伪之物不卖于市。因此,孝文皇帝一朝理升平,废除肉体刑罚。到了孝景皇帝继位后,国家更加富裕,随后把圣业传给孝武皇帝。”
“这时,孝武皇帝凭借雄厚的财力积蓄,开始深谋远虑,指斥冒顿罪责,誓报平城之仇。孝武皇帝诏令骠骑将军霍去病辅佐卫青大将军,神武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践踏王庭,席卷漠北,刻碑祁连,分裂单于,屠戮百蛮。汉军焚毁毡帐,擒获阏氏,荡平康居,缴获珍奇,椎击鸣镝,蔑视鹿蠡,驰骋坑岸,降伏昆弥,屠戮月氏,驱赶骡驴,驾驭大宛马,鞭策千里驹。汉朝拓地万里,威震八荒。孝武皇帝设置四郡,据守敦煌,建立属国。在长城以北设立亭障,安排都护管理西羌。惩戒氐、僰,追亡逐北,镇压邛、莋。东部钳制乌桓,蹂躏秽貊。南部羁縻钩町,水战强越。残存夷狄,纹身断发,海疆荡波,浸润血沫。在日南设置郡县,珠崖接受教化。东南设置都尉,兼管黄支列国。连接缓耳,锁定雕题,摧毁天督,牵来大象、犀牛,椎毁蚌蛤,击碎琉璃,剥取玳瑁,猎杀猛兽。从此后,穴居裘褐的异域,男女同川沐浴、鼻饮的蛮夷,无不袒胸跣足,顿失锐气,稽首称臣,臣服汉廷。如果不是大汉的强盛,世代凭借雍州的富饶,怎能有御外理内之功,又怎能建立丰功伟绩呢!高祖皇帝创立圣业,传给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圣德隆盛,孝景皇帝积累财富,孝武皇帝开疆拓土,孝宣、孝元皇帝中兴汉室,施恩惠于天下人,孝成、孝哀皇帝奢侈淫靡,没有子嗣,最终在孝平皇帝一朝遭遇王莽篡汉。西汉传世十一世皇帝,历经三百多年,德衰后复兴,大道衰微后复兴,汉廷从未迁出雍州,舍弃咸阳。关中的宫室、寝庙,皇帝的陵寝,高大巍峨,恢宏壮丽,可思可荣,从伏羲氏、神农氏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恢宏的帝都。”
“雍州本来就是帝王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雄霸天下,创立宏业之地,更是战士角逐克敌制胜的出发地。按照《禹贡》中的记载,雍州的土地为上上等,沃野千里,平原、湖泊一望无际。五谷丰登,桑麻峥嵘。河流紧依终南山,有泾水、渭水,号称陆海物产应有尽有。终南山有楩楠檀柘,瓜果飘香。沟渠密布,泉水流淌,河川纵横,盛产粳米。土壤肥沃,号称膏土,每亩价值一金。田田相如,林莽幽深。农夫播种,喜获丰收,家家都 有积蓄。关中有四塞之固:西面有陇山、蜀郡,南面直通汉中,北面扼守谷口,东面有嵚岩阻挡。函谷关把守峣山,崤山以东,道路险阻;北边有汧水、陇山,警戒西戎;褒斜古道,扼守西蜀,峻岭以南,武关遏阻;阻断黄河渡口,隔绝黄河要津,朔方无法通过。鸿隰、渭水注入黄河,百舸争渡,湍流荡波,通过黄河漕运,沿水路向东直通沧海,向西直抵流沙。朔方以南没有警讯,华夏一片祥和。长安城高达百尺,壕沟宽阔,可作为关塞。关中有关梁之险,衿带之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人奋戟,三军沮败。关中有地势便利,战士勇猛善战,能攻善守,远征跋涉,士卒用命,誓死不降。当年,天下划分为十二州,雍州为膏腴之地,独霸雍州可以兼并四海,占据关中就能功垂千秋;朝廷施以文治,财源茂盛,奉行武德,战士用命;为政则化上,谋逆则难逞;进可攻,百战百胜,退可守,安享沃土。帝王在关中建都,这确实是守护天下的利器。”
“到了新朝王莽时期,他趁着汉朝衰微,篡夺神器,这是因为汉朝皇汉室三代继嗣断绝,王莽没有遇到遇抵抗。王莽执政十八年,在京师长安被诛杀。上天托付给更始皇帝,但他却不能使国家恢复安定。天下重新陷入混乱,贼寇猖獗,赤眉军攻入长安。海内纷纷扰扰,华夏动荡,群雄逐鹿,不知将落于谁手。在这个时期,圣武皇帝出世,赫然神威,秉持天人符信,兼有不世姿容,受命于皇天后土,荣获神祇帮助。世祖皇帝他在高邑建立尊号,搴旗斩将,征战四方。有良臣辅佐,运筹帷幄;武将骁勇如虎如螭,军旗所指所向披靡。就如武王伐纣,白鱼跃舟,高祖斩蛇,奠定天下。崤山以东旌旗舞动,声势震动流沙。世祖皇帝悬龙渊宝剑,阵前高举长戟,太白金星闪耀,天狼、弧星振威,南下擒获公孙,北上荡涤强胡,西进平定陇、冀,东进占据洛阳。荡平寰宇,再建帝都,挽救生民于涂炭,拯救百姓于困苦,重新恢复大汉圣业。”
“现在天下刚刚安定,战争创伤还未抚平,陛下正考虑如何安定边陲,还有地区仍然动荡,无暇考虑迁都。陛下集中精力,领导海内贤士,指挥诸路将军平定天下,向远方施以恩威,向荒蛮异域展示汉廷圣德。让游牧草原的戎狄归顺,让椎结左衽的蛮夷臣服,无论东南桀骜不驯的蛮夷,还是西北荒蛮绝域的戎狄,以及难以制服邻国,都通过重重翻译前来朝贡,奏请作为藩臣。陛下行事谦让,无暇顾及外事,认为得到这些无用之虏,不如安定海内百姓;经营荒蛮之地,不如令百姓安康;远救于已亡,不如迩而图存。现如今,朝廷躬修圣德,含仁吐惠,湛恩沾洽,宣示教化;垂意务实,爱护百姓,凡有助于王政的建议都会被采纳。为什么这样说呢?事物受到限制不会损耗,天道尚未隆盛还能转移,阳盛则运,阴满则亏,所以要存不忘亡,安不讳危,虽然有仁义之策,仍然要建造城池。宾客认为,长安旧都不能长久空虚,其实陛下未曾忘记,为什么要舍弃洛阳呢?”
后来,杜笃在郡府担任文学掾史,因为眼睛生病,二十多年未曾到再过京师洛阳。
杜笃的外高祖父是破羌将军辛武贤,在汉宣帝时期曾经镇守边疆,是一代名将,以有武略负有盛名。杜笃经常叹息说:“杜氏家族擅长文学善于理政享有盛名,杜笃我却文不能担任官吏;辛氏家族秉承义理,经略武艺,杜笃我却怯于武事。外家、内家五世,到了杜笃这一代要衰落了!”
杜笃的妹妹嫁给右扶风马氏为妻。78年,车骑将军马防征伐西羌,聘请杜笃到将军幕府中担任从事中郎,结果他在射姑山战斗中阵亡。
杜笃生前著有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以及杂文,共计十八篇,还著有《明世论》十五篇。
杜笃的儿子叫做杜硕,为人豪侠义气,以善于经商闻名。
黄其军
作于2023年6月22日(古历癸卯年五月初五)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