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问:老师,大学里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什么呢?
今天我就来聊一下大学里课下出专业课之外应该学习的内容。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成4种类型:
1)当下用来解决问题
2)储备,未来使用
3)常规学习
4)兴趣爱好
第一类,当下用来解决问题
你当下需要参加一些面试、从事管理工作等等,但是你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不足,那就需要立刻学习,已使用的目的去学习,这样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也才能把事情做好。
有同学可能会有一个误区,我参加面试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自信或者面试能力。实际上,你面试可以带着这个目标去,但是为了能够面试上,前期的学习和准备对你的成长才是更有意义的。所以面试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结果。当下学习,随学随用,
第二类,储备,未来使用
大四考研、实习或者就业面试,而你的逻辑思维、口语表达、人际交往、专业相关领域知识、行业前沿资讯等能力内容欠缺,为了到时候顺利通过面试、实习过程中做好工作可以得到正式的offer,所以提前就要提升上面这些能力。越早提升越好,越早可以进行能力和认知的迭代,到未来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应对,拿到结果了,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可能摔一跤。
第三类,常规学习
比如;新闻联播、行业资讯、行业前沿论文。
尤其是想扩大自己的梦想的话,读人物传记。
总之,常规学习,目的是扩大视野、提升格局,增长自身的厚度。
第四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必不可少的,可能你的兴趣爱好就是你的专业或者跟专业相关,那就学习跟专业相关的一切内容。
如果兴趣爱好跟你的专业没关系,那学习就要以培养特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特长,就是你的这一项能力是比他人强的,也会给予你未来工作跟多优势。
因为这是为你的未来就业升学发展加分的。
这4类内容,是立足当下、心系未来而做的准备。做好这4类学习,你会“上有天、下有地”,逐渐变得成熟且有能力,如果你也这么想的,请尽心尽力的学习。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学习最大的敌人放弃,是不能坚持学习。
所以,一定要坚持持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