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读了《认知觉醒》后的实践,为了给自己一个改变的契机。第一次系统地接触个人成长相关课题的书籍,它把很多个人成长的困惑,阻力以及方法都展现了出来。于我个人而言,收益良多。
一开始,想着将全文内容概括总结,并按自己的理解抽离出主要思想和成长路径,但是还是力不从心,于是将范围缩小了,聚焦几个感触最深的部分。所以这里写的只是皮毛,推荐大家去看原书。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罪魁祸首,找到了!
为什么我们总想及时行乐,不能延迟满足?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生焦虑,好高骛远?
为什么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专注不了?
你是否对此充满了罪恶感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其实这就是人类的出厂设置,我们天生如此啊。
为什么我们总想及时行乐?
这一切要从人类自身说起,人类有三脑:本能、情绪、理智脑。三者都是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只不过出现的时间有区别。如下图:
本能脑和情绪脑,经历了远古时期、蛮荒时期,经历过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在很长~ 很长~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生物们都在被大自然吊打。为了生存,生物们进化出了趋吉避凶,及时行乐的特性。
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好几轮生产力革命,人类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生存压力。人们更多的是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为此需要的其实是理智脑的能力。又因为理智脑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成熟程度、神经元数量、运算速度方面,都比不上前面二脑。所以理智脑又经常被本能脑和情绪脑吊打。
所以我们会很轻易被情绪脑和本能脑影响,习惯于去做让人感觉轻松、及时满足的事情,就算理智脑明知某个事情对自己成长有好处,最后也难以实行。 明明想要学习,最后玩手机去了,明明想看些技术文章,最后又被某个标题党吸引去了。这就是我们的出厂设置。这么一听心里好受点了么?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生焦虑,好高骛远?
书中说,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这是你的现状。
而你对现状的不满足,想要拥有更多,这时就产生了欲望。
当欲望与能力差距很小,踮一踮脚就能够到,那是极好的;但当欲望超出自身的能力很多,又无法跨越时;想做很多事,又不能立刻看到效果时,焦虑感便由此而生。
此外,这种焦虑感还无时无刻被放大:在信息传播空前发达、信息量爆炸增长的现在,让我们可以轻易获知他人的生活情况:
看到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出生便含着金汤勺,一生的烦恼就是钱不知道怎么花;再看自己出生在一般甚至贫困的家庭,赌上一辈子,花光6个钱包,还得祈祷不要赶上暴雷。
看到主播们喊喊口号,便一飞冲天,财富自由;再看自己,几乎一事无成,正在担忧35岁被优化。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工作,人缘样样好;而一无所长的自己最担心的就是过年时被问长问短。
这些种种,分不清真假,但不妨碍让人生出焦虑感。我觉得有句话是真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别人有的我没有,就受不了。所以有欲望的我们无数次地奋起追赶,又无数次半路折返。
为什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新的一年,我要列一个今年的计划,我要蜕变!”、“趁着周末时间,我要好好学习”...别装了,你脑子你肯定有过这些想法!我们似乎很擅长和乐于制定计划,但是真到执行的时候,要么事与愿违,要么效果不尽人意。过后去总结时,发现该学习的时候去刷了抖音、计划要学习英语的,结果学吉他去了。于是你安慰自己,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其实计划的效果很大程度受计划本身影响,怎么才算一个好的计划?
目标要合理
计划,是目标的实现路径,当然和目标的制定息息相关。目标的选取要切实际,目标过大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你很可能都不知道如何实现,又谈何计划呢?但也不必过于保守,如果你能接触的人能达到某个水平,你大概率也是可以的。因为除了极少部分天才以外,人和人的天赋差异其实很小,你缺乏的只是方法,所以请保持自信。
怎么样知道自己定的目标是合理的?我认为可以试着将目标拆分成小目标,一直到你能评估自己花多大精力能够做成的地步。比如,要成为一个中级开发工程师,我们的小目标可以是:
具备工程能力
- 能够在指导下完成一个业务需求(工作一周)
- 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业务需求(工作3个月)
- 与项目成员一起,完成一个大需求(工作6个月)
- 有意识学习项目Owner的工作方式,并补全自己缺失的能力(工作9个月)
- 能够作为项目Owner,独立或主力完成一个大需求(工作1年)
具备业务能力
- 了解现有业务和产品设计(工作1~3个月)
- 更深入了解业务、和产品交流当前业务发展规划(工作6个月)
- 能发现现有业务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工作9个月~1年)
具备系统设计能力
- 了解现有系统所用到的技术栈(工作3个月)
- 深入掌握现有系统所用到的重点技术栈和架构设计(工作6个月)
- 学习业界常用的系统架构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工作9个月~1年)
- 能够主动发现系统设计不足之处,提出升级意见(工作1年)
拆分小目标的好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合适的粒度可以让我们既拥有挑战性,又不至于把我们吓跑。二是,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看到距离成功的进展,从而更好的把握脚步。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提前达成目标了,可以适当再提高一下下一个小目标;如果目标在预定日子没有达成,那么思考一下是不是被别的事情影响了,或者是不是目标定的过于激进?
计划要清晰
选好目标后,则需要制定计划,计划是用于被执行的。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一定要清晰:你看到这个计划,不用思考,就知道具体要做的事情。假设我是一个希望提升英语和技术能力的程序员,举两个计划的例子:
计划一 | 计划二 |
---|---|
08:00 - 09:00 起床、吃早餐 | 08:00 - 09:00 起床、吃早餐 |
09:00 - 12:00 学英语 | 09:00 - 10:00 复习前一天不认识的单词、难懂的句子 |
10:00 - 11:00 BBC阅读4篇商业英语的文章 | |
11:00 - 12:00 到海外论坛与外国人连麦聊天 | |
12:00 - 14:00 吃饭、休息、午睡 | 12:00 - 14:00 吃饭、休息、午睡 |
14:00 - 18:00 看技术文章 | 14:00 - 15:00 在掘金阅读3篇点赞数最多的tcp文章 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
15:00 - 16:00 上网搜索资料,将不懂之处解决 | |
16:00 - 18:00 用自己的语言,将tcp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写下来 | |
18:00 - 23:00 吃饭、看电影、休息 | 18:00 - 23:00 吃饭、看电影、休息 |
23:00 - 24:00 总结反思今天与计划明天 | 23:00 - 24:00 总结反思今天与计划明天 |
我们看一下计划一可能的情况:到了9点时,该学英语了,首先应该要想从哪里开始学吧?要不看看抖音上的博主怎么推荐,翻着翻着,好像单词也该学,口语也该学。不管了,单词是基础,先学单词吧。背了半小时,差不多够了吧。思考下一步该干啥,对了,英语阅读也是很重要的,昨天看的文章不怎么样,上网看看有什么好网站推荐...这个网站的设计不错,用的背景图片也好看,这里好像是爱琴海吧,真向往啊,搜一下旅游攻略...
再来看一下计划二的情况:到了9点时,先将前一天不认识的单词拿出来,逐个进行回忆,不懂的再次进行记忆。完事后,将前一天记录的难懂的句子,再次学习一下它的句型和所用语法。到了10点,到BBC的商业英语频道,阅读4篇最新文章,并将不懂的单词和难懂的句子记下来,并借助翻译工具理解。到了11点,登录海外论坛申请与老外连麦,聊家常,聊理想。
可以看到,计划一和计划二,我们都有准时去执行了,但计划一最终跑去做旅游攻略去了,计划二,还在完成计划的内容。原因是计划一的变数太多了,思考可以是模糊的,但落实到行动一定只能是具体的,你总不能干出一件无法具体描述的事吧。计划项的模糊会让给行动的开展带来麻烦,因为行动前需要有一次到几次的思考,才能得出此时具体要做什么。而做决定是个耗能的过程,这些思考会极大浪费人的精力;并且,既然是做决定,那就有可能做出不符合计划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我明明背着单词,最终跑去刷抖音的原因。
我认为,计划要清晰的最大意义,是让自己没有做决定的空间,从而避免计划被打乱的尴尬。将做决定这个动作,前置一天,通过集中充分思考,得出对我们现阶段最合适的学习内容。此外,当天结束前,具体的内容也能很好帮助我们复盘——计划阅读4篇文章,实际只完成了3篇,原因是内容太深奥了,那就调整策略,降低难度或减少篇数。如果计划不够具体,你就只能得出,今天计划学3小时英语,实际看看这看看那,也差不多3小时,算完成计划了,真棒!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三分钟热度?
复利曲线
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里,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多少收益,这个关系是线性的。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多数情况下,完成一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应该符合这条复利曲线。
简单来说,要做成一件事,一开始总是投入了很长时间,但是收益增长却很缓慢。而一旦到达了“拐点”,往后的收益将飞速增长,你对这个事情的掌握程度将达到质变。
但很多人都在没达到拐点之前,因为迟迟见不到成效,而放弃了。我们缺少了一个全局视角,对未来的预期不符合复利曲线的规律,心里出现了落差,所以才草草放弃。这样表现出来,就是三分钟热度。时刻记得,速成是不存在的。你需要有长期作战的预期。 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180天;掌握一项技能,也至少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有了这种时间跨度的预期时,相信我们可以减少浮躁,沉下心来持续练习。
关于复利曲线,我有一个关于自身的例子。在读书时,觉得写代码很难,老师布置下来一个任务,根本听不懂,也不会做,只是潦草的从同学那抄来的作业。因为不懂要求,所以也无法很好地上网去搜索。——但是不同的是,因为学业本身的压力,我在此时并没有放弃,还是继续上课。
在某个时刻,忽然就觉醒了似的,懂得了代码无非就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写的,只要搞清楚目标(工作后是需求),再一步步,操作各种结构的数据,进行增删改查,最后增加一点防护性的代码,就完成任务了。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走神?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走神的问题,做事时不够专注,总想着关注事情本身以外的情况:待会的晚饭要吃什么,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微信上找我。这是被动的走神,那还有主动的走神吗?比如在跑步时听歌、在吃饭时看视频。是的,按照作者的意思,感受和行动只要不在一起,就算是走神。
走神的本质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目前在做的事情,要么太简单,要么太困难。简单,这个事情对你来说很熟练了,没必要将心思全部浪费在上面,分出点心思干有意思的事情吧;困难,这个事情完成起来太有难度了,产生焦虑,先关注一些别的事物缓解一下吧。而走神的最大危害就是,让我们的专注力下降。因为走神时,我们要么沉浸过去,要么担忧将来,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所以按照上面说的,做事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那就中等的吧。这里就要引出了书中,我认为的重点之一:拉伸区。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作用下,人们总爱在舒适区游荡,舒服的同时,却不会带给我们任何成长,因为里面早已经是我们得心应手的事物。好比你40岁时使用筷子的技巧,也没有比20岁强多少,乖乖,这可是练习了20年呢。
而困难区,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但问题又在于它距离我们很远,我们说:距离产生美能力和欲望差的太大,就会产生焦虑感。如果目标定位在困难区,那条复利曲线的拐点,将会在很遥远的远方。这样的话孙悟空的耐心都不够用。
所以我们练习时要刻意在拉伸区练习。拉伸区需要个人把握,也会随着你能力的增长而提高,简单理解就是那些你跳起来能够到的地方。比如一篇文章,所有概念都看不懂,就不适合你;如果一篇文章,当中的大概思想你能整明白,有几个概念需要查一下资料才能搞懂,那么这篇文章就在你的拉伸区。
除了练习的内容之外,练习的时间也需要满足舒适区的原则,比如说想锻炼身体,一开始就是每天跑步2小时,以为是越长时间越好,其实这样适得其反。反而每天只跑30分钟,身体能承受住,更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效果反而更好了。
在拉伸区练习,可以使你更专注,因为这是需要你跳起来才能够到的地方,你必须耗费精神去钻研、琢磨。在拉伸区练习,很容易收获到实际的反馈,使人特别有成就感,对信心的提升也很显著。
总结
我们的种种“恶习”,其实是来源于出厂设置,它在旧时是帮助我们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矛,在现代却是阻碍我们个人成长的盾。所以个人成长的关键,就是了解它,分析它,利用它,战胜它。别想了,按目前理智脑的发育程度,战胜本能脑和情绪脑是不可能的。突然想起来,科幻片中的高等文明,大多表现得绝对理智而不近人情,是不是理智脑已经能占据上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