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成为我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广大公职人员要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坚持党的领导,用法治思维、创新的路径写好基层治理“枫桥”篇,将矛盾纠纷化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等工作嵌入基层治理中的“神经末梢”,让基层成为矛盾纠纷、困难问题的“终点站”。
坚持党建引领,把好基层治理“方向盘”。60年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使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在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群众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的核心工作,积极探索“党建+”,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发挥好党组织把脉定向、领航掌舵的作用,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让党建工作“金点子”变成践行枫桥经验“金钥匙”。
坚持法治思维,提升矛盾化解“加速度”。良法善治是基层治理的最高境界。锚定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把“枫桥经验”转化为基层治理普遍的法治模式、法治规则,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定纷止争,断事评案。同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源头预防矛盾。通过“蒲公英式”普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理情并用”推动矛盾化解走上“快车道”,化解纠纷加速,尽最大可能让矛盾纠纷“一次了”,消除在基层。
坚持路径创新,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践行“枫桥经验”也需利用智能化创新路径,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过打造完善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一张网”工程,升级基层治理手段、模式,让治理路径向智慧治理转变,实现资源共享、险情预防、工作联动。如:利用“天网”、大数据等手段,精准研判辖区治理的总体情况、突出问题,增强预警预测预防能力,提升对矛盾纠纷的预防、研判与化解能力,使基层治理做到快速、精准、高效、有序,治理效果显著,让基层问题消除在基层,终结在基层,开启“基层之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