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总多多少少有些收获,这些收获,第一时间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为文,就形成了读后感。
问题的关键在于,读后感是以读者为主,还是以作者为主。是读者尽量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来领会,还是凭读者的所思所感来引申、发挥?
曾经有评论家发出“作者已死”、“读者永生”的口号,提倡书籍的价值由读者来定义,书籍的意义来读者来确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籍一旦成文出版,就没作者什么事了,怎么读、怎么感?全是读者的事,一本书,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全由读者来确定。
《王者读书法》强调书是仆人,读者是国王,书是为读者服务的,并非高高在上的权威,读者需要哪一本书时去召唤这本书来解决问题即可,没有必要将书看得那么神圣、伟大。从这个意义来讲,同样是以读者为主,以作者与书籍为仆人的。
人常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读书这件事,由于每个读者的阅历、知识层次、理解能力、心境的不同,同一本书,每个人的见解都是千差万别的,这样的话,每个人写出来的读后感也同样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本书,同一个读者,阅读的时间不同、心境不同,读书的感受、写出来的读后感都会不一样。可见,读书这件事,跟作者、书籍有关系,但跟读者也有莫大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问题的焦点在于,读者的领悟是不是非要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致?是不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这本书?还是作者只是写出了他心中的想法,至于读者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也无所谓,就像山中的一棵树,画家用写生的技法画出来了,或许并没有多少深意,只是临摹了树的形态而已,观画的人硬要牵强附会说画家有什么意图,这样有没有意义?就像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对他人来说一直是个谜。他从不回应媒体对他的作品的解读意图,他厌烦人们的这种喜欢在歌词中搜寻隐含的意思和透露的信息的做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反正那些早期的歌曲很神奇地写出来了。”
佛教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一立文字,反而会误导读者,坠入旁门。其实书是无法尽意的,文字是有限制性的,再伟大的作者也无法将他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转化为文字,另外,文字是动态进化的,字的意思也在不断地变迁,就拿古代文言文来说,很多字都需要论证、去推测原来的大概意思,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经典有那么多的译本的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完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不可能,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领会作者的意图呢?虽然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不可能,我们还是要尽量去多揣摩、多思索、多玩味,尽量挖掘表面文字背后的深意,不要将书看得太浅薄了,深思熟虑才可能从书中领悟更多的人生真义。虽然可能我们感悟的内容跟作者的原有意图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方,那也没关系。读书本身就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过程,读书就是借他人的知识、思想磨砺自我的过程。
很多人的人生在一刹那间就通透了、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可能就是某一本书的某一句话、某一段文字,而其他人看到同样的一句话,一段文字却没有多大反应。这就好像武林高手一样,师傅与徒弟的独门绝技往往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成才了,就没有必要拘泥于使用哪种独门绝技。读书亦是如此,我们正是借读书来实现人生的丰盈、精神的完满,而写读后感就是表达自己对于读书的体会、感悟。当然,我们不必固步自封,认为自己的读后感就是真理,全然不必理会作者的原意,也不理会他人善意的提醒。
读后感只是一家之言,尚需“就有道而正焉”,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择善而固执,见贤思齐矣,见不肖而内自省矣。
读书亦如“盲人摸象”,很多读者都只领会到了“大象”的某一部分,要想真正掌握“大象”的真谛(作者的意图),我们需要认真的揣摩、思索,求教于方家,与同道中人探讨交流。因此,我希望各位读者对我的读后感或其它文章有异议或其它高见,请不吝指正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