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蕴而妈妈
20181222 戊戌年十一月十六 晴见多云
早上起床后整理房间,客厅沙发上散落着两根儿袜子,放到以前早就气不打一处来了,因为除了客厅,脏袜子还分布在她的卧室、书房……。本来是下定决心不去管的,看她到底能穿多少双,什么时候想起来整理清洗。然而这也不是第一次下决心,第一次坐观其动了。而事实上最后坚持不住的总是自己,边数落边埋怨边给人家洗,人家是又烦气又不领情。今天境界忽然实现了飞跃,而且不是深思熟虑、思想斗争的结果,接下来的一幕颇让自己满意——
只见我转身去拿洗脚桶,瞬间灵感爆棚唱了起来:“采蘑菇的老姑娘啊,挎着一个大桶筐啊,清早起来采蘑菇呀!她采的蘑菇成双,她采的蘑菇臭又长……”边唱边拿洗脚桶沿着客厅、书房、卧室的路线迈着轻盈细碎的舞步,一路“采”到她面前。这时她还躺在床上醒盹,直接笑傻了!
有一根儿袜子我故意装作没看见,冲着她喊:种蘑菇的快起来!你成对儿的蘑菇少了一棵,赶紧看看长哪儿了?她却回我:蘑菇是真菌,没有种子,不能叫种蘑菇!然后继续打岔:你知道真菌有几种吗?它们的代表分别是什么吗?考起我生物知识来了,明明知道老妈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专精”一门的工匠精神践行者,我当然不知道。然后她继续给我科普,真菌有三种,一种是单细胞真菌,代表是酵母菌;一种是丝状真菌,代表是青莓菌;一种是大型真菌,代表就是蘑菇。问我,你采的是哪一种?我说我采的是第四种——细菌。她说“细菌?还病毒呢!”我说“没错没错,就是病毒”,得赶紧把病毒清理干净!
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蕴而小朋友麻利起床,开启美好的一天。老母亲忽然有所醒悟:这种没正形儿的情景剧,既增进了感情,还复习了知识。美中不足是,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依然没有找到突破口。但是想想之前的行为(训斥、埋怨)既然没有一点效果,不如做一下妥协和其他尝试:与其大家都生气,都不开心,不如先把气氛、情绪调节好,静能生慧,情绪稳定了,静下心来,一定能够找到改进的方法。
这里让我想起贺建慧老师在思维课上讲的自己和儿子的一段经历。儿子在车站非要在地上爬,之前遇到这种事情,建慧老师肯定是会批评、讲道理,不允许孩子那样做的,因为不仅不卫生,关键是让孩子在那么脏的地方爬肯定很丢人。但是也能预料到,不依着孩子,孩子小不懂事肯定会哭闹,也会很丢人。建慧老师忽然瞬间想通了,与其怎么都是丢人,不如依了他,让他舒服点。就这样,儿子旁若无人的爬了一会儿停下来,然后建慧老师蹲下身子问他:宝贝可以了吗?孩子点点头,然后给孩子洗洗手。就这样,一场可能会鸡飞狗跳的风波就避免过去了,继续母慈子孝!
其实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为孩子好,不如说是我们更注重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认为孩子在地上爬很脏,关键令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到很难堪。比如,女儿的脏袜子让我感觉她不讲卫生,影响家里的环境,自己不洗让妈妈洗,不知道妈妈的辛苦等等。然而一味的指责真的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她根本体会不到我这些感受,我觉得我是否可以直接表达出来:我觉得到处都是脏袜子让我不舒服,我感觉很累不想给你洗脏袜子了。于是,我决定把那堆细菌“蘑菇”给她攒着。虽然周一又要月考了,也很想替她分担,但是大概二年级的时候《学生行为习惯手册》上就要求自己洗内衣、袜子了,所以真的不应该再代劳了,尤其是不应该心不甘情不愿地代劳了,看看自己的定力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