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国《吃的百科》——老年人要多晒太阳。
为啥?
因为钙要在人体内产生作用离不开维生素D,维生素D主导钙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还参与人体很多的其他生理功能。
大多数食物中的维生素D都很少,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太重要到不能靠依赖食物,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自身皮肤的合成。皮肤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以7脱氢胆固醇为原料,自动合成维生素D。
简单的说,就是维生素D的获得必须靠晒太阳。
有研究称,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所降低,这真使老年人钙营养雪上加霜,本来老年人吸收钙的能力就差,再缺乏维生素D,钙就更难吸收了。对老年人骨骼健康来说,充足的维生素D其实比补钙更关键。
问题还不止于此,近年很多研究发现,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病及某些癌症。维生素D还可预防糖尿病、口腔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并与冠心病、高血压病、脂肪肝、纤维肌物、类风湿关节炎以及不孕症都有关系。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增强免疫、调节神经肌肉的功能,与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预防有关。所以多晒太阳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老年人平均每天20~30分钟(暴露面部、手、手腕和部分手臂)就能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了(但要避免早上10点—下午4点阳光强烈的时候)。
因此,老年人能在户外进行体力活动兼晒太阳最好,因故不便进行体力活动时,到户外阳光下坐一坐晒一晒也很有益处。这对于生活在北方地区(日晒不足)的老年人尤其重要。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非常少,仅限于海水鱼(如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鱼、鱼等)、肝脏(鸡肝、鸭肝F、猪肝、牛肝、羊肝等)等,其他绝大多数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薯类、豆制品、奶类等)中维生素D含量都很少,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由此不难理解,维生素D缺乏是很常见的。
美国膳食指导咨询委员会2010年6月指出,成人和儿童的维生素D低摄入是公共卫生关注的一个问题,仅有10%的人通过膳食可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我国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也不乐观,有调查说维生素D缺乏(<20纳克毫升)占39.2%,维生素D不足(<30纳克毫升)占32.4%,也就是说,只有30%左右的人维生素D比较充足。另一项来自北京东城区的调查结果更为惊人,汉族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缺乏者占92.3%!
如果食谱中海水鱼不多,晒太阳也不够(比如北方冬天),那维生素D怎么补充呢?
口服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或复合维生素等),补充400-1000IU/日是最后一个有效手段。400IU/日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的建议,1000IU/日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议,600IU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推荐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