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很庆幸,拥有一个这样的“小天堂”。十个书架、六千多本藏书是全家人最大的财富。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是阅读的点灯人;我是女儿,也是父母的阅读推荐人;我是母亲,也是亲子共读的践行者。我愿意点一束微光照现在,携一缕书香向未来,永远做阅读的点灯人,照亮自己,惠及他人。
一.点亮学生的心灯
阅读是一种生命状态,专业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只有自己成长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我坚持专业阅读,每月至少读两本专业书,大量阅读使我成为学生最好的榜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一名教师,引领学生爱上阅读是我的使命。于是我就带他们阅读,读书给他们听,即便在网课期间,我也坚持给他们读完两本书。我在班级开展共读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阅读打卡,我坚持阅读打卡2060天,现在我们班有40位同学和我一起坚持阅读。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用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他们成长的路,这是做教师最大的幸福。
二.温暖亲人的感情
为人师,我也为人女,为人母。我不仅自己阅读,还带动父母和两个孩子一起加入阅读的行列。我有给父母写家书的习惯,8年的时间里,我给他们写了余百封书信,有的书信专门进行好书推荐。《根与叶的絮语》《活好》等书籍是父母的案头书。和孩子亲子共读也是坚持打卡2060天。我们还在荔枝录下了亲子共读的音频430个,总播放量近10万次。我们的家庭也获得了河南省校讯通“书香家庭”和市三中的“书香家庭”。
在阅读的路上,我“扶老携幼”,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亲人的心灯,也联结了我们之间美好的情感。给父母发奖状、写信和把家人“卷入”学习的做法被《教育时报》报道。
三. 唤醒家长的热情
如果说和亲人一起阅读是一种义务,那带领学生和家长阅读就是一份责任。让童书走进童年,让童书点亮童心,我用阅读的光亮点亮一间间教室。我和学生开展师生共读、在年级组开展“图书漂流”、倡导学生和家长亲子共读、指导学生读书社团的开展……疫情期间我们共读《佐贺的超级阿嬷》学乐观,喜迎二十大的日里,我们共读革命文化题材书籍,学爱国。我带领的班级曾连续八次获得河南省校讯通“书香班级”,获校讯通书香表彰21项。2018年所带班级荣获河南省“书香班级”和全国“动感中队”,辅导学生在报刊发表文章40多篇。
我们濮阳市倡导全民阅读,我也不遗余力地进行阅读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溢满书香,我在线上和线下做阅读分享。2023年3月4号,我在市图书馆的“文心讲堂”进行《读写路上的N个锦囊》的讲座,倡导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助力一些家庭成为书香家庭。讲座获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做阅读点灯人,做一个能带给孩子光亮和温暖的人,为他们的人生奠基是我不懈的追求。
四. 点燃教师的激情
阅读不仅丰盈了生命,更让我明白还要把更多的人引领到阅读的路上。2019年3月,我在昆吾小学戚城校区分享阅读,960多名家长参与;同年4月在昆吾小学给全校教师做阅读分享;2020年6月在“助力南乐教育 城乡携手共进”活动中,线上为南乐县西邵乡及其他教育同仁1600余人,做了《阅读,让陪伴更温暖》的分享。疫情期间,我还通过微信群进行了五场分享;在线下开展小型公益讲座三场,获得听众一致好评。
2月2日,我去清丰县和义路小学分享了《让读写温暖成长路》。2月21---23日,我又在昆吾小学进行三次分享,华龙区七中小学部和迎春校区的全体教师参加,南乐县张果屯镇丁庄小学的社团老师也在线收听收看。我的分享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欲望,点燃了他们的阅读热情。
我知道阅读没有终点,成长永不止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将牢记习总书记做“四有好老师”的重托,在阅读推广的路上,成为领路人、点灯人,用阅读涵养生命,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