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带馨去了她心心念的游泳馆。
从她4岁开始,我陆陆续续随馨去游泳馆玩水。最开始只是玩水,套着游泳圈和浮力板在浅水区嬉戏。后来我们有意识的在手机里看一些小朋友游泳的视频,看着看着,馨开始尝试只用浮力板,双手掌着板,两条腿不停的拍打水面,竟然也能欢快的游动在水池里。
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天生够的,而且她们内心也会被自我超越后的成就感觉得欣喜,于是我又开始让她研究其他小朋友是如何丢掉浮力板,自由的在水里摆动身体。我们发现,先憋气,是游泳的关键,馨还是怕水,试了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决定,要不然先解决耳压的问题,让身体漂浮在水上体验必须要让耳朵的部分适应水压和进水的恐惧感,再去憋气。
说做就做,我单膝跪在水池边,双手抓住新的胳膊,尝试让她躺下来。因为给馨看了很多小朋友浸入水中的视频,帮助她塑造了安全意识,整个头部在水里,都不会有问题。这些心理暗示太棒了,很快馨就接受了双耳入水。
下一步,就是放松。刚躺下的馨,身体很紧张,特别是屁股总是紧紧的收在水面下,导致整体往下沉。我突然想到冥想,于是在馨下水之前,告诉她要想象自己睡在大床上,玩累了的身体躺在自家床上,是多么的柔软和幸福,果然,放松下来的身体,稳稳的漂在水面上,膝盖也浮出水面。母女俩都太开心了,反复体验了好几次,都成功了。
期待下次,我们挑战正面朝下的姿势漂浮起来,很有意思的自我进阶攻略,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能在轻松的状态能够发挥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