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在企业里呆过,就会很容易看到,很多学校学历差不多的新员工一起进入公司,刚开始能力差距不大,但是越往后,差距越明显。有的人3年便成了公司的骨干,而有的人却好像跟第一天刚进公司没有什么差别。
我身边就有这样两位鲜明的对比,这两位都是我的前同事,两位都是女生。一位是程序猿,专写代码。她在我前面进的公司,我在那个公司呆了7年,在那7年中,她勤勤恳恳,不迟到不早退,更是难得请假。领导派什么任务,她就做什么,不八卦不偷懒不给公司添麻烦,按照道理,这是“五好员工”啊。可是,在我呆的那7年中,她所做的工作毫无任何变化,接需求单、改BUG......前段时间,约了见了一次面。这离她第一天进公司已经有12年了,结果,就如12年前,刚进公司时一样,还是在接单、改BUG。她的领导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她很坚定的一动不动,典型的把一分工作重复做了12年,对,没错,12年。
另外一位小B,也差不多跟我一起进公司。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一起在新疆出差,一起做测试,她真的啥也不懂,当时没被项目经理少骂。据说现在在阿里。
为什么,大家一起进公司,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如何拉开的?当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如何能够快速的获得成长?
总结下来,给大家三个建议:
一、挣脱学历的绑架。
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曾经一个生物学的女研究生,在毕了两年还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她说“我就是不想做自己专业的工作。可是其他专业的事情我又不知道做什么。我尝试出去找过,但是都得要我从销售助理开始。我实在是不甘心,一个硕士出来后,要去做销售助理的工作。”
还有一种情况是,进到企业后发现,自己的师傅比自己的学历低。在向师傅请教时,心里总是很不舒服。
我称这两种情况都是被学历绑架了。在进入企业之前,那一纸文凭或许是一块敲门砖,但是进入企业后,一切都要看你的职业能力。
如何快速的提升你的职业能力呢?其实很简单:忘记自己哪怕很高的学历,向所有能够帮到自己的人请教,学到真正能够帮到自己的本事;快速的融入到团队,培养自己能够与任何上级都可以自如沟通的能力。
二、职业发展初期,功利性的学习。
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但每个阶段学习的重心也是不一样的。而在刚进入职场的前1-3年,通常被称之为职业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是以能力为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你能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不挑活,多干,聚焦点在于当下能力的增长。所以在这个阶段所学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着岗位要求,如何能够在当下这个岗位做的更快更好,用前三年帮助你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三、职业发展中期,储备型的学习。
等到三年以后,在当下岗位上的成长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得到更升一步的晋升和更好的发展。这个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价值观来思考接下来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可以去访谈目标岗位的同事,在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软硬技能和经验?接下来,评估自己目前与目标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去提升的空间。
现在很多人会讲到职业瓶颈期,不知如何来突破,事实上,如果,让在职场中的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任何时候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瓶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