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再回来记录的时候发现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感觉有点吃不消,需要调整一下这样的记录方式。
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内,记录与工作相关的,最重要的事情。
事件一:给老板整理培训需求的资料
经过:
在发呆的时候,老板过来说需要帮他做一件事。然后微信上给发了几段话,第一段是销售发的,说是有客户要做个关于人才测评的培训,了解市面上现有的测评工具,时长一天半,人数五十人,针对hr。
然后又发了之前做过的关于面试官的培训和介绍。后面又拉了个群。
老板说很急,今天就要。以上是背景信息。
后来又给培训的人沟通,我大概了解这个背景,是之前对接过的销售的客户,因为对另外一家测评供应商不满意,想了解市面上的测评工具 准备换供应商。
这个需求是培训部门对过来的,到我们这边他们主要的就是找培训的老师,他们也联系了外部的老师。从他们的角度是老师,从老板的角度是怎么切入测评,觉得是一个契机。
根据沟通,最后的东西是我来出,我的脑子里想到的就是给他们扔两个面试官老师的介绍,然后再丢一个培训大纲。把想法给领导说了一下,他的思路是整合成一个东西,做个五页的PPT。思路清晰了,花了三个小小时的时间来做那个五页的PPT,其中两个小时是弄培训大纲,结合之前的确定了形式往里面填充内容。
方案做好之后,让领导过目了一下修改了一下内容,然后转成PDF的形式发给培训部,后来莫名又让发原版。
心理活动:在接到需求的时候,想到的第一时间就是什么时候要,要做成什么样?
然后是自己哪里沟通的不到位,老板会怎么想,从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如何评价我?
如果我做不好或者不会做怎么办,别人能做好怎么办?
事件二:新知识点学习,知识图谱
事件经过:下午听了一个高大上的项目培训 里面提到了知识图谱这个点,涉及到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回来之后想了解知识图谱这个知识点。然后就在百度上搜索 看了一会没看通,大脑就没动。
心理活动:这估计又是一个噱头,说的是什么东西,看不懂。
反思:知识图谱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应用场景。看不懂的点在哪里,看懂了什么?
事件三:英语听力
经过:早上地铁上听新概念英语,从第一课听到第六十课,有很多重复的,不知道哪些懂,哪些不懂,一直听。
心理活动:多听几遍就好了。
反思:有目标,有计划的去学习,比如早上听二十课,晚上回来二十课。听的过程中,把听不懂的单词,句子着重的听,然后记录下来。每天学习五六个单词,一个月也能学一百多个。
总结:事件二和三是同一个问题,就是缺少规划,渐进性的学习,完全靠大脑自发,过程中没有看到结果和意义。
没做一件事,要想想目的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要不然做了等于没做,花了时间等于白花。有什么收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