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 2 月 28 日,那是一个寒风依旧料峭的早春日子,凤林村校的主任通知我前往罗波镇中心校报到。怀着几分忐忑与期待,我匆匆赶到了中心校的办公室。
学区辅导员黄瑞民见到我后说道:“组织决定,调你到万全小学任教。”随后,他便带我去总务处领取餐具。在总务处,总务韦信安同志微笑着递给我一个碗、一双筷子和一个碟子,还带着几分嬉笑说道:“祝你工作顺利!”
黄瑞民辅导员带着我来到了万全小学的旧校址,那是当时被用作学校的万全宗祠。当大队保管员覃锡泰打开宗祠大门的那一刻,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只见里面堆满了一堆堆腐烂的芋头皮、烂谷壳,还有随处可见的老鼠屎,整个空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臭气。就在我看到这糟糕环境而面露难色之时,大队代销员覃珠国和几个关心孩子教育的群众,带着几个小朋友围了过来。他们那充满渴望办好学校的眼神,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望着他们那对教育满怀期待的目光,我的内心由忧转喜,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坚定地对黄辅导员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把万全小学办好。不过我要求三年内不要再调动。”领导同志十分理解并同意了我的要求,黄瑞民辅导员还将我的想法传达给了他的后任黄世民同志。
看到干群办学的热情如此高涨,办学的基础如此坚实,我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我的老搭档——村校主任覃英杰(他当时负责管理旧陆斡校、东周校、万全校)。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再次搭档,共同努力,再创辉煌。他欣然同意,并积极与领导沟通,而领导也没有提出异议。要知道,万全小学原来并到了罗波镇小学,学生们上学途中一到韦仙山坡,就会钻进灌木林玩耍,直到放学时间才从灌木林里钻出来陆续回家。将近一百名小学生几乎没有学习意识,上学期间就在山林中流浪嬉戏。
然而,在干群两位老师的互相配合、耐心教导以及艰苦奋斗下,情况逐渐发生了改变。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学校学生成绩总分平均达到了 83 分,而当时学区成绩最低的务定小学仅有 8.3 分,我们的成绩竟是他们的十倍之多(当时十分注重成绩排名)。
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万全小学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之无愧地被选为罗波镇地区的教学试验基地。市幼师、市体师两所学校的师生四十多人听闻我们的成就,慕名而来,到我们万全小学实习。从万全小学毕业的学生更是人才辈出,县长助理覃流宪、市医院主任医师覃流珠、学区辅导员覃英杰、教育组秘书覃流均、罗高会计覃生利……数不胜数。
如今回想起来,那段岁月犹如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教育的希望之歌。正所谓:“桃李花开春满园,夏枝硕果挤枝边。苗高过竹诚欣慰,晚霞红燃半边天。”这一切的成就,不仅是教育的成功,更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回报。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再艰苦的条件也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它让我明白,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能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也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段办学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终生难忘,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