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拥有的时候应该珍惜,失去就顺其自然,有时候也会一边失去,一边拥有,很难判定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失去时缘尽,得到时缘来,流水一样的。
我用电脑写文, 开始是孤独的,写在电脑文档中,自写自看,后被介绍进了本县缘在商城论坛茶香文学版块,在上面发文互评,一度很活跃。后来因为个别网友在里面拍砖互骂,当然不是指骂我,但也觉得被扰了清净,于是转战新建的以户外为主的传媒论坛,并因此参加一些一群具有共同爱好的人自己组织的户外活动,觉得也不错。
后来又因为传媒论坛版主收罗全国十大著名屎诗人的屎诗并为之唱赞歌,我失望退出,被告知有一种更为广阔的天空可以任意飞翔,就是我在不同的文章中提过多次的新浪博客,于是注册,写文,慢慢与一群新人互动交友,渐渐形成一种以香港著名作家东瑞先生为首的无形的文学沙龙。退出论坛的时候,我以为我会再回首,不料时间一长,竟没有回头的愿望了。
新浪写文的时候是我写作之旅的一段最幸福的时光,常常的,每晚饭毕,我都要坐在电脑旁,写文或者读评别人的文章,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友进行文字的和精神的交流,有一段时间我竟至于同时进行两个中篇,那是我在新浪里的创作高峰期。有时候清晨也写文或读评。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自明本志的文章《我为什么写作》(可惜不在了),被东瑞先生看到,他立马脑洞大开,欲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次同题写作,先与我商量,然后分别与山东的蓝莓、若烟、编剧赵嫣和他的集美大学校友冯儿联系,大家一拍即合,在东瑞先生的建议下,同写一篇与文字的情缘的文章,被东瑞先生形象地命名为“文字舞会”,我的一篇应景文《此爱绵绵无绝期》写除我以外的舞会的五位成员对文字的痴迷,洋洋洒洒三千余字,不敢说好,但发自肺腑,倾情书写,是我自己也比较喜欢的一篇文章,可惜现在也不在了。
第二届人就多了起来,第三届更多,一共组织了九届,历时前后有三年,人数最多达七十余众。每一届都是舞会前有前言,舞会中参与者互读互评,会后还特约阿明同志写总评,搞得跟现场一样。后来因为东瑞先生实在忙不过来,不得已闭幕,很多人深表遗憾,感到余味未尽。
有热心人通过手机先后拉过几个文字舞会群,大有发扬文字舞会精神和继续聚拢人气之意。听说利用手机又组织了几届文舞,参加者只有十余人,还相约走进现实,进行了几次以文学为名的聚会。
我因为同时被介绍下载使用简书,没有接受进入微信群的邀请,在简书中断断续续写了几年,与新浪博客同时进行,我用简书大都是在冬日里坐在床上或者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觉得简书有时候实在比电脑更方便,而且自动统计字数,而且自动保存,丢失的几率比较小。
我起初在简书中也是孤独的,只是把简书当做我的日记本,也是自写自看,我的主要阵地还是在新浪。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