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层次划分上,我们可以把人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残缺人群,比如罪犯,贫困,性格缺陷的人等。
第二层次:普通人群,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忙忙碌碌生活也很快乐。
第三层次:优秀人群,学习成绩好,有在某方面擅长,有比普通人更高的学历,地位和财富。
第四层次:卓越人群,往往有一项出类拔萃、能在本领域或者本公司排的上号的技能。有思想、有独立性、能做主。和优秀者的区别是士有主观能动性,有自由。再优秀的工具人也只是工具人,卓越人群不是工具人。
教育上把上述四类人的影响因数归结为三个条件。
第一、原生家庭 是残缺人群和普通人的分界线。只要这个原生家庭不是经济非常拮据,颠沛流离,或者遭受到巨大的打击,那么这个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就不会沦为残缺人,至少可以是普通人。
第二、天生智商 是普通人和优秀人的分界线。智商决定你的优秀与否。
第三、终身学习 是优秀人和卓越人的分界线。
所以育儿一定别焦虑,你只要做个*合格*的父母就行了,你不必做优秀的父母:孩子的优秀跟你*本人*够不够优秀很有关系 —— 因为他会遗传你的基因 —— 但是跟你是不是*优秀的父母*关系不大。
其实智商也不能怨父母,遗传有很大的随机性,很大程度上是个运气问题。聪明是运气,努力其实也是运气 —— 情商、意志力、包括体育,都跟智商有正相关的关系,都有基因因素。
从优秀到卓越靠的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是两点。
第一,你得有内在驱动。这回不是为了父母、为了金钱或者职位这些外部的东西而战了,你得有个远大的目标,找到一个领域,发现一个使命,能自己驱动自己才行。
第二,你得能理解和处理复杂的问题。这回你不能甘当螺丝钉了,你得跳出流程,摆脱膝跳反应式的思维,掌控自己的思考,自己有见解、敢拿主意才行。
这两点家庭不能提供,基因不能预装,学校不能教,主要靠自己终身学习。
以上观点采自万维钢精英日课第四季。
今天的教育,主要体现在父母的焦虑上,因为很少有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在强烈的竞争中胜出而焦虑的。
好的原生家庭,是育儿的基石,有一个安全,养分充足的环境,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基于遗传智商的因素,父母应避免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我们只需要多鼓励,多回应孩子的情绪表达,多显示出耐心和爱就可以了,其余就交给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商即可。
教导孩子做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使孩子能够获得宝贵的自驱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孩子能有主动性,有自己选择的能力。所以终身学习才是完成层次跃升的终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