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风,给我印象深刻的莫过它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被它唤醒,大地进入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它吹走了严冬,迎来了春天。在春天的怀抱里,它没有忘记与冰雪共处的日子,尽管有些疲惫,它仍然不忘初心,轻轻的与春天结伴而来。它的到来,使沉睡的小溪小河醒了,冰雪也渐渐没有了踪影,鱼儿好像也闻到了它的味道,跃出水面,顺水而行。
它,轻吻着大地,溢着花香,带着百鸟,舞着风筝,裹着雷鸣来了。任它随意吹打在脸上都是轻柔的,还有几分温柔。它多像一位慈祥的老者,用她的辛勤,给大地披上色彩斑斓的羽裳。春姑娘来了,它叩开了春天的大门。有了它,才有了春天,有了一年四季。
它,吹绿了树叶,唤醒了小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力量。它的温柔婉约,又宛如一位窈窕淑女,楚楚动人。每当湿润的它轻轻的吹在身上,感觉暖暖的,在不知不觉中陶醉。这就是它,让你得意,又让你忘形。记得初到高原时,曾经被它吹的差点丟了性命。西藏扎东为纯牧区,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才稍有春意。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喝了几碗青稞酒,出了些汗,遂将棉袄脱去,仅剩毛衣;久坐汗落,后背略感微凉,晩上开始发烧,仍未在意,次日高烧38度。在西藏工作与生活,怕就怕感冒二字,治疗不及时,最容易高烧不止;如体温超过39度,可能引起肺气肿,然后是肺水肿,一旦岀现肺水肿,神医也无力回天。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没有及时就医。三天后,已高烧40度,方去问医。到县卫生院检查后李医生说:“肺气肿晚期,再晩些,麻烦就大了”。知道病因后,真的后怕了一阵子,分析原因,可能是我的身体素质比较好,高烧了三天,甚至达到了40度,居然无大碍,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从此肺活量已大不如以前,运动量稍微大点,就气喘吁吁。小时候,季节转换时,常听家父讲春捂秋冻的故事,他老人家讲的三捂,至今记忆犹新;三捂即捂肚子、捂脊背、捂脚心。家父说的句句在理。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后背一旦受寒,很容易出现阳气不足。所以,背部保暖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关键可以减少感冒。这些民间医学知识,乃华夏民族智慧之结晶。如果照着去做了,必然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然而,一个人时,总是不在意这些,吃些苦头,慢慢学会了自已照顾自己。当然,顾此失彼的事,也时常发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次次的跌倒中站起来,一切都逐渐形成规律与习惯,也就不担心了。因此,对于它的到来,我一点也不陌生。
一年一度,它总是不顾一切,驾着彩云而来。它是春天的使者,把绿意、清爽与青翠留在了人间。棧道旁,河两岸,柳枝有了温度、富有柔性。它吹皱了一池春水,悄悄地传递着花香,醉了人间。
记得小时候,往往是独自一人,有时也会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在初春里放风筝。买不起风筝,自已亲自动手。做风筝一般采用细长柔软的柳枝,然后糊上一层薄纸,画上自已心爱的鸟图腾;风筝线是母亲纳鞋底用的棉麻绳,一个风筝就这样完成了。当手拉风筝跑过数步之后,开始放线。在荒野之中奔跑,风力逐渐在加速,随着速度的加快,风筝慢慢的飞了起来。刚刚长出新芽的小草成为最忠实的观众;风筝飞起来了,他们为我喝彩,飞不起来,他们又围着我问长问短,还能飞吗?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我将风筝平放在草地上,找岀原因。这样的风筝,材料不精,一般飞不高,也就三五米左右;除此之外,舍不得扔掉,修修补补,还能再玩一次。尽管每次放风筝都会遇到些麻烦,仍然玩的很开心。由此看来,风筝好与孬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制作与放飞的过程,在实践中成长。所以,不断折腾也是一种进步。
它吹散了严寒,送来了暖风,植物在它的孕育中纷纷长出了嫩芽。梨花开了,桃花欲放,在它的吹拂中,桃梨花满天下。 它又是温暖的,化成了春雨,让赤裸裸的万物穿上了自己的彩衣,虽薄如羽翼,仍不减妩媚动人之处。粉红色的桃花,洁白如雪的梨花,让春天的味道更浓更长。细听,桃园在骚动,桃花含苞欲放。桃花的芬菲妩媚,与绿树垂柳相衬映,形成了一个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世界。如此良辰美景,再不解风情?岂不辜负了,到大自然中去,莫负桃花一片心。
看到满树的桃花都在忙碌着,竞相吐蕊,争芳斗艳。为桃花的芳香,醉回又何妨?自从它来到人间,桃树,梨树,纷纷绽放着各自的美丽和芬香。空气中处处充满着醉人的花香味。满山坡的皑皑白雪,其实不是雪,是梨花开了。一簇簇梨花洁白无瑕,紫红色的花蕊透岀了梨花与众不同(花蕊一般为黄色)。况且梨树本身就很神秘,单从药用价值而言,梨子是味珍贵中药材。中医认为:梨有降压、清肺止咳之功效。梨子不仅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梨子在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方面,作用也十分明显;同样,梨子性凉,对清热镇静,改善头晕目眩也很有裨益。尤其是秋冬二季,科学食用梨子,对身体健康必然有利无害。梨花还是胭脂的好材料,味道清新;梨花还可以制作成茶饮用。梨树,天赐之物也。
捂了一个冬季,心情是郁闷的。走岀家门,到大自然的世界里去,换一种心情,踏春,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踏春,从广义而言,不只是“寻花问柳”,图个好心情;其实,探秘生命的轮回才是踏春的主题。不忘来处,明知去处,这是一切生命之渊源。何谓生命?何谓传承?就象春天从冬季走来一样,经过夏秋二季,又走入冬季,然后是春天,此为四季轮回。人之生命同样如此,从生到老,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过程,它不光是一个族群的延续,还有族群文化,以及族群能力的影响;归根结底,一个族群文化的生命力,直接关系一个族群的命运与前途。华夏文化的根基是敬天爱人,天人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这把钥匙,天下为公,指日可待。
它,曾经几时,来到世界屋脊,拉萨的桃花尽管晚了些时日,仍然娇艳欲滴。拉萨罗卜林卡公园内外,有几棵百年挑树,在尽情地怒放着。蓝天白云下,我与你在桃树下席地而坐,仰观片片桃花从空中落下,象白色的蝴蝶飞舞着,飘落在身上,这种被桃花花瓣簇拥的感觉,好像误入金庸先生笔下的桃花阵,沉醉不知归路…。
大地已是春光灿烂,高原的花朵为什么开的仍如此艰难?迟到的春天,也许正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惟一的也是最后的春天…?
作者,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河南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