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出自庄子《人间世》,强调在未经历他人痛苦之前,不应轻易劝导他人行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是独特的。
记忆中,乃至现实中的母亲,对我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他们家是深恶痛绝的。打小时起,母亲就教导我们姊妹:爷爷奶奶他们对母亲和我们家如何不好。当时我们都很反感她,对爷爷奶奶他们反而更亲近了,母亲适得其反,把孩子们推向她的对手。
现在,爷爷奶奶过世了,我也将步入天命之年,母亲说起她婆婆公公,仍是恨得牙痒痒,并不因他们的过世而放下仇恨,哪来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哪?
母亲生了四个女儿才得儿子,前面那些年自然被公婆嫌弃的,理解。我问母亲为什么那年姑姑们打她,母亲说是二妹屎急了走不赢竟然拉在了大厅的门槛旁,三姑姑差点踩到了,就开始骂小孩子了,那个骂得毒啊后来母亲就和三姑姑对骂上了,接着就动手打架了,四姑姑也上去帮忙了,我只看到她们在打母亲,母亲威武,以一敌二,不落下风。
母亲是七十年代少之又少的高中生,二姨是村妇女干部,她有权提名一个高中生做民办教师,可她却怕别人说她有私心而提了另一个高中生的名字,母亲与教师职业擦肩而过。后来村里答应了母亲让她学习医术,当赤脚医生,但却因为与父亲的婚事而泡汤了。爷爷出了名的狠,虽然他是孤儿,贫苦穷人一个,但村里很不待见他,还把他当作恶人批斗过,子女们自然受牵连,母亲也被连累了。这件事母亲倒不耿耿于怀,她说那是命。
母亲恨爷爷奶奶对她不公,对我们不好。她怀小妹时,姑姑们都敢与母亲打架,我说幸好没流产,母亲说若流了好,生出来也不讨人喜欢。果然母亲生小妹时,奶奶刚踏进房间准备去看孩子,一听接生婆说是女儿她又退了出去。
母亲相当要强的,田间地上的活她样样拿手,只是每天干到天晚回来时,看到我们几姊妹都躺在竹床上睡着了,想着无法照顾好女儿们,她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
每次去母亲那儿,便听她说说故事,讲到伤心处,便叫停了。现在我不反感母亲胸中的恨意了,让她一吐为快,再向前看,对她说的表示理解,母亲很开心我对她的态度,我不会不顾及她的感受,人死恨不消。正如庄子在《人间世》中所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