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以下内容整理自陈忻老师的《整体养育》一书
如果父母发现以下现象,就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对孩子的要求,看看是否把孩子逼得太过了:
①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无法容忍
②孩子过于追求完美
③孩子在考试或者表演之前极度紧张、焦虑
④孩子对学习和参加的活动完全没有兴趣
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父母的视角都聚焦在“我的孩子有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而没有把眼光转到自己身上,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而是应该将目光回转,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只有养成这样的看问题的视角,才能冷静下来,并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最关键的是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有没有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指责?
有没有耐心地帮助过孩子?
有没有用具体的办法帮助他们慢慢养成习惯?
有时候父母一味讲道理,甚至责备孩子,只会激起他的负面情绪。
不管孩子有多少天分,父母的责任都应该是,观察孩子——观察他的性格、兴趣、学习特点等,然后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加以引导。
关于“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发展和学习应该发生在“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孩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个孩子在目前自己无法独立做到,但是在他人的帮助或者指导下,能够做得到的发展范围。
父母和孩子要能够了解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并对孩子可能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我们的引导和教学就在这个最近发展区进行,逐步给孩子增加挑战,并给予合适的引导,帮助孩子从最近发展区的下限,慢慢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上限。这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所以父母要有耐心。
发展的三个区:舒适区(comfort zone)、挑战区(challeng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
舒适区即现有发展区。
挑战区即最近发展区。
让孩子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
研究表明,孩子对失败的害怕,往往源于5-9岁期间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害怕失败,孩子往往也害怕失败,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孩子从中学到的就是对失败的害怕。
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接受合适的挑战,进入挑战区。
(1)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
(2)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积极看待问题。从挫折中他们可以学到什么,哪里可以提高,怎么提高。帮助孩子把因为失败导致的悲伤或者郁闷的心情转移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让他们从小学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当孩子获得进步后,称赞他们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具体的一些做法、行为,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懂得获得成功背后需要哪些品质和行动,而不是泛泛地称赞“你很聪明”“你很努力”。
(4)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目标分解,把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要让孩子对犯错有正确的看法,父母常常迫不及待地指出、纠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犯错是不好的,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很多孩子对自己出错很不能容忍,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也很抗拒,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从错误中学习从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