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老子》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王白石真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1.
人贵有自知之明,通常而言,只单独这一句话是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而且,我们也常说,“笑骂由人,自知在我”。后一句话较之前一句,显然介入了他人,既表明他人和自身的界限,同时也强调自知的主体在“我”。然而,实际情况是,“人贵自知之明”这样的话通常不会出自自己之口,因为没必要。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必多言,而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说了也作数。所以,通常而言,这句话一般会出自他人之口,其目的或用意就在于劝诫他人——要自知啊!其潜台词就是——别自不量力、别口出狂言、别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什么吗?……其底部逻辑是,你的言行举止不一致,或不合宜。
要知道,从古至今,我们强调的方向一直是“中庸”,所谓“中庸”指在“中”和“普遍”。说白了就是,合适,合宜,合乎情理,且要求的是一个普遍的标准,是符合常理、常识的。而一旦违背这样的“惯例”,就容易导致别人从主观或客观、或基于一个现实情况对你作出“不自知”的判断。
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人们在说这句话时往往裹挟着不满成分。更甚,则是对你整个人的否定。想想看,人贵自知,这是上升到人格高度了。而与人格相对应的,有这样一句话:“生命诚可贵”。所以,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则可以理解为你不够诚实,不够真诚。但话又说回来,自知也好,诚实也好,真诚也罢,别人真的看得出来吗?或者问,别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想象中,可能大家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是基于客观事实、是经过大脑深思熟虑、是有依据的,而非无稽之谈。可是,在说“人贵自知”的前提是什么,首先得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对吧?否则,怎可说他人没有自知之明呢?推己及人嘛。总不至于说,自己都没有,你还去说别人吧?这样的话,别人也可以反问,你自己呢?你就有自知之明了吗?这个时候,该如何证明自己有“自知之明”呢?或者换句话问:自己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呢?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不高兴了。难道我吃饭还得会下厨不成?虽然有些东西我没有,但是,我见过他人有啊。所以,你大可以当成这是一句“奉承话”,即潜台词是,我觉得你的人生高度值得或者说配得上这样的品质,也应该有这样的品性,或者换句话说你应该有自知之明。说通俗点就是:“现在应该纠结的不是我的问题,我们是在谈论你的问题。”很荒诞对不对?如果碰到苏格拉底,他可能就该问你人是什么、自知是什么了?既然贵,那它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吧,既然有贵,那也就有不贵,有轻贱,有卑微,有普通等等的吧?如果是按照这个逻辑,矛盾不攻自破。简言之,既然你自己都不具备,那咱也别要求别人了,是吧。我们半斤八两,彼此彼此呗!既然都是普通人,我们也别脱离群众了哈!
可惜的是,现实中多得是——不管自己有没有,只要别人有,或看见别人有,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要求别人了(这里的依据是“眼见为实”,而匮乏自身)。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道德绑架”了。还有就是前段时间的逼捐——“逼捐的人就像太监,不管自己有没有,疯狂操心别人大不大”。我们先不说“眼见为实”靠不靠谱,就仅这样的“诡辩”而言,不觉得很荒诞吗?这可真是——在荒诞的形而上孤独中叩问个体存在的意义哈!(出自加缪)
2.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那些自认为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我们先假设这个前提成立,即对方明白什么是自知之明,且认定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那他是否就能说别人,或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一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呢?答案显而易见:如果你真具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你就应该知道“自知在我”的道理才对啊!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道德修养嘛,这是人基本的嘛,大家都应该有的,所以这个要求不算过分,你应该自知!但讲真的,何以见得呢?鲁迅也问:“从来如此,便对吗?”要这么说的话,就很“离经叛道”了不是!而“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所以,从第一个层面而言,你不是真的具备自知之明,且你也没有理由这样去说别人。至于第二层面,其依据的可信度很低,或者说有点想当然,人真的不见得都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否则,何以冠之以“贵”呢?这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了。从现实中同样如此,我们讲量力而行对吧,可现实中多得是不自量力之人,况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不也需要说,要有自由的空间,要有想象力,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又哪里是仅仅“量力而行”就够了呢!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不管你是否真有自知之明,都没有理由说别人呀!第三种情况就更是了,连文明都无能为力的事,你觉得自己是得有高尚才说得出这句话,面对这种人,你要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不恰好说明你也没有自知之明嘛。这没必要说的啊!
当然,我们说“人贵自知”,求其上得其中也好,或者是仅明白、用以提醒自己、惊醒自己也好,终归是希望能够多一些“自知之明”的,对吧?那这要怎么做呢?其实答案早已经给出来了——“生命诚可贵。”——“人与人之间能够长久交往的基础,要么是利益,是要么是真诚,但最终能够持久的,只有真诚。”——如果还要说点别的,那就是在“诚”的前提下,“吾日三省吾身”。要知道,人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理性,不然柏拉图的“理想国”也不至于说是“乌托邦”了。何况,一个人在分析自己时终究不免几分主观和隐藏,何况于分析他人?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既要“知人”,同时也应该去追求一份“自知”,自知才能推己及人,继而知人,知人然后重新去审视自己,继而自知,相互映照,也相互成全。而要做到这些,又岂能没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