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曾道,“‘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矛盾并不可怕,正是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两个百年交汇之际更是思潮涌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重任,我们更要坚定不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保持政治定力和信心,做好时代精神的践行者,人民群众的引路人。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克服畏难情绪。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前提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新危机,存在畏难情绪与恐惧心理很正常,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克服这种心理,才谈得上把握时代的洪流,走出自己的风采。
要克服畏难情绪,必须意识到这种情绪的来源。恐惧源自于未知,畏难同样如此,一方面是对所要面临的挑战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我们自身的不了解。要化解畏难情绪,同样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前者来自于对信息的多方面搜集,对经验的深入学习,对新事物的全方位探索,而后者却更依赖于我们自身的努力。
首先,作为干部,我们对自身要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要了解我们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自画像之后,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成长计划,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其次,作为干部,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我们有着最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有着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实践经验,这是我们最有力的思想武器。然而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它们。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意识不到,但更多一方面则是我们的学习并不到位,空有宝山而不知发掘。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潜心向学、学以致用。
作为基层干部,面对时代发展的大前提,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我们应当坚定信心,用理论武装自己,用实践磨砺自己,做好时代精神的践行者,人民群众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