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特别想从事销售岗位的工作。经过比较,决定挑战猎头顾问的工作。2015年1月上旬,我被一家专注做技术快10年的猎头公司录用了。因为此前没有甲方招聘的经验,一开始老板并不放心让我做猎头职位。先安排我从内部招聘做起,并强调如果在5月31日前,完成上半年内部招聘目标,从6月份开始转为猎头顾问。老板的话,让我热血沸腾!
2015年1月10日我入职了。第一天接到老板的指令:年后,公司对接BAT的业务量会很大,要求2月16日之前(春节之前)必须确定入职5名高级猎头顾问以及5名实习生。所以,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除了每天晚上安排面试外,每个星期六定为招聘专场日。1月25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招聘专场日,预约了10人来复试,结果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到场5人,最后录用通过为“0”。面对这个结果,沮丧、失落,原来的热情、自信瞬间化为乌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一步规划是不是错了。
哭过之后,重新振作,再次和老板确认人才模型和目标公司后,基于目标日我制订了一个“倒推工作开展表”,即1月25日~2月16日,包含周末时间累计23天。即23天,我要找到5个符合公司用人标准而且愿意来上班的高级猎头顾问。2月16日是大年二十八日了,临近春节很多人已经回家或者安排回家了,基本不愿意出来面试了。所以为了保障完成目标,我需要把截止日期从2月16日提前到2月10日。这样下来,包含周末的时间,我实际只有17天的时间可以开展工作。17天的时间,要确保找到5个符合公司用人标准而且愿意来上班的高级猎头顾问,我不能在办公室“守株待兔”了,即不能守着招聘网站,依赖候选人主动投递简历或者在招聘网站搜寻候选人,邀约候选人来面试。我向老板申请,白天不在办公室,去不同的培训机构寻找合适人才。晚上,加班刷招聘网站。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提高人选寻访效率。
我做了细致的数据推算:
公司历史数据:每5个接受offer 的人,1人入职;(公司:垂直BAT技术,职位单一,客户难度大,所以内部招聘入职率极低)
所以:要保障有25人通过公司终面,25人/17天,即平均1.5个通过终面/天。
结合上述数据,以及综合我当时的招聘能力,我每天现场寻访要10个人。
假设初试通过率为60%,大约有6人可以推荐复试。剔除各种原因爽约,实际上门参加复试的平均3人/天。
假设复试通过率为70%,大约每天通过终面2个/天。
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详细的规划,我对照目标和规划积极行动,并且告诉自己每天只许超额完成。那一段时间我早上9点赶到公司报个到,立马出门现场寻访。中午就在寻访现场附近的餐厅用餐和总结上午的工作,累了就打个盹休息片刻。下午14点准时开始下午的寻访。通常19:30~20:00回到公司,落实第二天上门复试的人选以及寻访的目标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周密的安排以及踏踏实实的付出,终于在2月8日提前完成了招聘任务。那一刻,我如释重负!也就在当天,老板宣布:年后第一天(2月26日),我就可以去业务部门报到了!我的猎头梦想要要提前实现了.....我几乎是从老板办公室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