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以下所有观点均摘录 or 改编自参考资料,纯属观点分享...
为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请访问原文地址:传送门
一、当我们说「当代」时,我们在说什么
- 引用自:「当代」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我们帮你找到了观察它的 15 个新角度 | 100个生活大问题 - 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62748.html
当代的意思似乎就是「目前所处的时代」,看上去是一个「早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无需费心理解」的词语,但如果稍稍在记忆里检索一下,你可能就会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其实是以「当代艺术」、「当代作家」这些相当严肃的面貌出现的,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进入我们的日常词库,而且内涵也变得有点不易形容:现在的「当代」,与其说是对一段时间的概括,不如说更接近于「真是一个纷繁复杂、一句两句解释不明白、说时迟那时快的时代」,换言之,「当代」其实也跟「硬核」「流量」一样成了一种景观,一个带点调侃和解构意味的 meme,它真正想说的其实是「喏,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好奇心研究所在 2018 年末的时候,曾经问过大家,「今年有哪些小事让你有一个时代开始/结束的感觉?」,得到最多赞同的回答包括「发现当红明星的年纪比自己还小」「再也不用带现金出门」「金庸先生去世」「开始习惯了视频会员付费制度」,它们刚好完整概括了人们对「当代」这个概念的几种典型印象:
以全球化、碎片化、城市化等关键词为代表的生活方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咖啡厅、机场这种走遍全世界都长得差不多的「云空间」);
热爱科技、拥抱互联网却又震慑于科技的阴暗面、被手机和社交媒体所困的普通人;
以及,被名人、网红、商品、大公司所象征的「xx 时代」(共享时代、偶像时代、即时通讯时代,等等)。
这几个维度叠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你眼前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总会令人若有所思的「时代感」。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被冠以买买买、杠精遍地、网红经济、信息焦虑……之名的当代,究竟特别在何处?存身其中的我们,顶着千禧一代、Z 世代、数字游牧民族、飘一代的荣誉称号,真的已经气质迥异到值得被划分得这么细致吗?
不,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想否定「当代」的特殊性。从嬉皮士到 rapper、从电视到手机、从报纸到 Instagram,一代有一代的流行、象征、号召力,变化当然也是实实在在产生了的。我们只是提醒你,每一代人掌握话语权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关注并强调自己的特立独行,习惯性认为「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帮年轻人怎么这样」,以及「我们这代人过得太不容易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新时代」其实也有点像一台复读机,它跟上个时代的差距,可能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大:当你看到那些表象(对传统怀有叛逆、总是在追忆过去、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感到疲劳)时,如果考虑藏在背后的人类理智和情感,就知道在多数情况下,它们并没有多么时髦新奇,有时甚至是反复出现、普遍存在的永恒体验。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 15-35 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将会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 35 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异端」。这段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xx 时代」的说法为什么越来越密集而且越来越不值钱:在少数情况下,时间碰巧可以被一些叫做「里程碑/导火索/纪念日」的东西明确隔断,但更多时候,「时代」不过是一种「我想找到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目力所及的一切」的快捷方式,是信息给我们制造的一张网,让我们每每生出「身处其中与有荣焉」的感觉。
二、「当代」的几点变化
所面对任务复杂度的改变
过去的社会,每个人面对的是一个任务系统。题目已经出好了,每个人各凭本事去答题,靠分数。在学校,你得做老师出的题,在单位,你得干领导布置的活儿。那每个人的刹车就是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原则规矩。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一个学生毕业面对的,往往不是一个确定的任务,而是一个目标,一个“事”,具体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做成这个“事”,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甚至这件事,在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看起来好像更自由,但其实对人的约束力更大。为啥?因为完成一个别人定义的任务,还有讨价还价的可能,还有优良中差的等级,一道题答对一半还能给分。但是如果做一个事,达到一个目标,差一点都不行。这是一个更好的人格塑造系统和刹车系统。
现在,人一到社会上,不管是做一个销售、还是搞一项科研、还是主办一个活动、还是搞一个产品、或者干脆去创业,你发现没有?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一样的,达成目标,都需要根据一时一地的条件,做各种各样的创新。
举个例子,您一路学霸,大学中文系高材生毕业。但是又能怎样呢?一旦到工作单位,你会发现,并没有抽象的中文写作能力这个事,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作文大赛。你遇到的,都是类似于给某某产品写个文案,给某某公众号写个文章,给领导的某次演讲做个ppt,这样的事。在所有这些“事”面前,你需要的远远不止写作能力,你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潜能,学习全新的东西,才能把事做成。而且还有一点,在做事这个环境里,没有谁有确定的优势。领导和老板,写公司的公众号文章,还真不见得就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强。
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的手抄时代,我们记忆力越好越牛;印刷时代,知道得越多越牛;但到了现在的信息时代,学得越快越牛。
过去你要说自己有知识焦虑,社会已经给你准备了成熟的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读书看报加上学。只要你勤于用功,肯于花钱,你的焦虑是能解决的。但是今天,这些解决方案本身就在出问题,为啥?因为社会的底层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动。
- 比如说,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现在我们不管在干什么,动不动就要去摸下手机,刷下微信什么的。当然,这赖不着人家微信,这是我们的社会协作关系极度复杂化的结果,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同步运行、分头照料,所以我们拿不出整块时间了。读书上学这种事可是要花整块时间的。一本书20万字,你怎么也得读个三四天吧?上个学几年,最短的短训班也得好几天吧?你越来越花不起这个时间。
-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一个终身化的事情。过去有一个词叫“学业有成”。大学毕业基本上算学业有成吧,你要是留学回来我们叫“学成归国”。但是今天有学成这件事情吗?永远也成不了,新的知识像海浪一般涌来,你一辈子都要奋力前行,永远成不了。但是 20 多岁你就大学毕业了,整个社会没有为终身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怎么办呢?
- 还有第三点,现在的学习越来越是跨界化的。这件事情要是几百年前,一点儿都不新鲜,那个时候的学者觉得自己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因为那个时候的知识总量少。可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知识大爆炸,知识的负担太沉重。怎么办呢?两百年来我们找到了方法,叫分科治学。我们从中学的时候就文理分科,你学物理,他学化学,而且越分越细,分担人类的知识总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知识的金字塔,你去往上爬吧,这辈子你爬一个塔就行了。但是今天,所有善于学习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创新的空间,恰恰在原来那些金字塔的中间地带。
对于退休认知的改变
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有一本书,叫《百岁人生》。这书就是提醒大家一件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100多岁。您先别高兴,活得长虽然是好事,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过去的三段式人生规划,没有用了。
所谓“三段式人生”,大概就是30岁之前,学习成家立业;30岁之后在社会和家庭中顶大梁;60岁之后退休回家,安度晚年等死。可是如果能活100岁,这个安排就出问题了。《百岁人生》里做了很多推导,比如人的伦理观会变化,过去相对不变的人是受尊重的,而未来敢于抛弃存量的人才是有道德的。再比如,人的婚姻选择会更加慎重,因为选一个人,要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还有,人的资产也会从金钱变成了信用和人脉,等等。
过去,人受教育,掌握一门知识或者手艺,然后应用到退休问题不大。所以才有人提倡要干一行爱一行,进一个单位要忠诚于一个单位。
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产业迭代速度这么快,有的新兴行业从兴起到衰落,也许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你就是想为这个单位、这个行业奉献终生也做不到啊。我们如果能活100岁,一生要跨过的行业就可能有好几个。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对于感官的改变
- 以下摘录自《今日简史》P82
人类有身体。在 20 世纪,科技让我们与身体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好好感受味觉和嗅觉的能力,一头扎进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对网络上发生的事比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更感兴趣。今天,我要和在法国的姐姐说话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容易,但要在早餐的时候和我的爱人说话却比较难,因为她总是不看着我,而是盯着智能手机。
在远古时代,人类绝不可能如此的漫不经心。当时的采集者必须永远保持警觉、专心一意。走在森林里寻找蘑菇的时候,要注意地面是否有小小的凸起,还要注意草丛中是否发出了细微的声音,以免有蛇躲在那里。等到发现可食用的蘑菇,还要极其小心地试尝一下,以免吃到有毒的菌类。
但到了现代的富裕社会,人类不再需要如此敏锐的感官意识。我们可以边走在超市的走道里,一边发短信,一边在成百上千种食物中随意挑选。但不管我们挑了什么食物,最后都是坐在某个屏幕前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收着电子邮件或看着电视,全然不会注意食物究竟味道如何。
扎克伯格说,脸谱网致力于“持续改进我们的工具,让人们能够分享自己的体验。”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体验。以”分享体验“为名,现代人对自己的理解常常从别人的观点出发,一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脸谱网用户就会下意识地拿出智能手机,拍照、发帖、等着有人点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不会注意自己到底有何感受。事实上,他们的感受越来越来自网络上的响应。
人类一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很可能就会感受孤单、迷失方向。很多权威评论人士把这种疏离感归咎于宗教和国家的凝聚力式微,但或许和你的身体失去联系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曾有几百年的时间,人类没有宗教,也没有国家,但还是过得开开心心,所以在 21 世纪应该也不成问题。然而一旦与身体失去联系,日子就肯定无法过得开心。只要你在自己的身体里感觉不自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自在。
就算到了今天,尽管我们可以在脸谱网上炫耀有许多好友,但是大多数人真正了解的人并不会超过 150 个。如果没有这些小团体的支持,人就会觉得寂寞,甚至被孤立。
于是,虽然整个地球连接得更加紧密,但每个人的生活却比过去更加孤独。
参考资料
- 「当代」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我们帮你找到了观察它的 15 个新角度 | 100个生活大问题 - 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62748.html
- 《终身学习》 - 罗振宇
- 逻辑思维系列课程摘选
- 《洋葱阅读法》
- 「Three Big Things: The Most Important Forces Shapiøng the World」 - https://www.collaborativefund.com/blog/three-big-things-the-most-important-forces-shaping-the-world/
- 《今日简史》
按照惯例黏一个尾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独立域名博客:wmyskxz.com
简书ID:@我没有三颗心脏
github:wmyskxz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wmyskxz
分享自己的学习 & 学习资料 & 生活
想要交流的朋友也可以加qq群:338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