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十三品】是从百余品石门石刻中遴选出的精品,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境内的褒谷之中,以其汉魏石刻居多,故称【石门汉魏十三品】。【十三品】作为摩崖,其主要功能在于记事述史,文献价值自然是第一位的。从书法的角度看,【十三品】也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古代石刻群体中享有盛名,被誉为“书法宝库”。其中,《石门颂》和《石门铭》更是学界公认的书法经典。近日我学习的对象便是《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军颂》,即《石门颂》。
汉《石门颂》记载;“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意即公元六一年,汉明帝刘庄下诏,开通褒斜道并凿通此道南端的一段隧道。因当时尚无“隧道”这一称谓,故称其为石门。
公元一四八年镌刻的《石门颂》位于石门西壁中部,距石门南口五米多,呈竖立之长方形,正文二十二行,每行三十或三十一字不等,排列规整,通高261cm,宽205m。上有匾额,文二行十字。此石刻记东汉顺帝时司录校尉杨孟文疏请复通褒斜道事,撰文者是汉中太守王升,与杨孟文同是四川武阳人,且杨是前辈,明智仁贤。建和二年(一四八),王升至右门,感念往事,乃撰文彰显杨孟文之功德。
审视原刻,全文六百五十七字,仅有个别字残损,但泐而可识,余皆清晰可见,且无缺字。一千八百多年来,石刻几经洪浪冲蚀,又被人们反复捶拓,迄今任然保存完好,可称为汉代石刻幸存至今的佼佼者。
结合图片资料,细细观察。
就《石门颂》整体而言,石刻表面并不像一般石碑那样光平,好在书者因地制宜巧用技法,使得通篇疏密相间,且字形大小参差不齐,有别开生面的野逸致趣,魅力使然,令它在近世备受书坛青睐。另一方面,此摩崖不同于其他常见摩崖,其受石道拱形内壁的影响,使其表面有弧状,故其十字题额(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字径虽比正文大了许多,而笔画纤细。
就单字而言,《石门颂》中有些字的运笔有行书意味,如 “故司隶校尉”的“故”字,“魏整字伯玉”的“整”字,此类字的右偏旁“攵”,皆是今之行书用笔;又如,“绥亿衙疆”中“衙”字中间上部的“五”,“政与乾通”的“乾”,皆有行书意态。所以,近代多以“隶草之论”评价【十三品】,其中以行书的部分笔画入隶,《石门颂》堪称嚆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文曰,“《杨孟文碑》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余谓隶中有篆、楷、行三体,如《褒斜》《裴岑》《郙阁》,隶中之篆也;《杨震》《孔彪》《张迁》,隶中之楷也;《冯府君》《沈府君》《杨孟文》《李孟初》,隶中之草也。”我对《石门颂》的观察、思考方式便是受此影响。
《石门颂》的魅力远不止此。
其一,重字异写,同部异写。王羲之《兰亭序》中书写的20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形态。《石门颂》中也常有同一字多次出现的情况,而书者以其娴熟的技法使其各有不同,如九个“君”字、八个“字”字、六个“道”字、五个“安”字、四个“汉”字等字,虽相同之字达八九字之多,但在用笔和结体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别。同一部首的多字,写法、意趣也各有别。如,上文说的八个“字”字、五个“安”字与两个“守”字,共十五个“宀”部,“丶”或正、敧、直、弯、断、连,其两侧的下垂笔也是长短各异,功力使然。
其二,线条舒展,主横笔最具风采,如“章”、“卓”、“上”、“下”、“其”、“有”、“者”、“升”等字,线条粗细变化有别,波磔挑法各异。通篇笔画圆起圆收,中断饱满浑厚,与篆书相近。杨守敬《评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其三,通篇结体宽博,点画匀称、丰润,笔力遒劲,笔势奔放
其四,《石门颂》中不乏笔画稠密的繁体字,对此往往采取一笔共用、化繁为简两种处理方法。观察同时期其他汉刻,如《西狭颂》摩崖,也存在此类情况。故猜测是当时流行,书者基于达意之宗旨,做此处理,而非刻工自作删减。
上述诸例,便是我在此次学习中有限的习得。由于疫情原因,以居家学习代替实地考察,是一种更广义、更多优质资源的涉猎,再如唐太宗练字、康熙学书、柳公权发奋,疫情当下,学习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