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两天,朋友圈被《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蕃茄炒蛋》这个视频刷屏了。


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不会做西红柿炒鸡蛋。为了招待朋友,这个留学生发微信向母亲求助。

大洋彼岸,为了教会儿子,母亲大半夜爬起来去厨房亲自示范,现场做了份番茄炒蛋,他父亲录下了全过程发给他。

在妈妈的帮助下,他做的番茄炒蛋很成功,美国人赞不绝口。当被问及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时,他才意识到父母录视频时已经是凌晨四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视频的副标题是,《今天被这道番茄炒蛋刷屏,有的人看哭,有的人却气炸!》

看哭的人说:被暖到了,为伟大的父母点赞。

气炸了的人说: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都不会?出去留学不知道美国和中国有12小时的时差吗?半夜还打扰父母休息!连最简单上网搜索都不会吗?这动手能力还留在美国?

说实话,刚开始看,我也被他的父母感动了。但感动之余,我又觉得很心酸:每个缺乏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懂放手的父母。

一个会电脑、会百度、会英文的留学生,竟然不知道去网上找找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

他连先放蛋还是先放番茄都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在家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怪谁呢?怪他自己,更怪给他包办一切的父母!

视频的最后是一句煽情语是:“希望你留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孩子的世界,真的大于全世界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父母包办一切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常态。

上周我留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学唱一首歌,画一幅画,自己手洗校服,刷十个以上的碗,学做一道菜,摆放家里所有的鞋。

我让家长们录下孩子干活的视频发到家长群里。

原以为这样的作业学生会完成的很轻松,但我却悲哀地发现,完成最不好的有两项:洗校服和学做菜。

问学生为什么没完成时,这个说:老师,我也想自己洗啊。但是,我妈一看我那笨手笨脚的样子,马上把衣服夺过来去说,还是我洗吧,你也洗不干净,我还得重洗,你赶紧去写作业,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

另一个说:开始时我确实想自己炒菜,结果我把油倒油锅里,油锅就着火了,我妈一看吓坏了,赶紧把我给撵走了,老师你说,我还怎么完成这个作业呀!

我真是生气啊!

这些家长都怎么了?孩子洗衣服不干净,你就让他多洗几遍呗,难道你还能给他洗一辈子衣服么?

炒菜起火是多么正常的事儿,你就不会告诉孩子把锅盖上?难道你想让孩子一辈子不下厨房?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住宿的孩子很多,有的孩子每到周三,校服就脏得不成样子;周末父母如果不在家,他们顿顿吃方便面。

我留这个特殊作业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我的好心竟然被这些凡事包办的父母破坏了,想想真是可气呀!

我真想在群里数落数落那些不让孩子干活的家长,但是转念一想,啥都不让孩子干,一切包办,这不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现状吗?我光训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忽然想起上届毕业生中,那个做物理实验时捏碎了火柴盒的孩子。

那节实验课需要测量火柴燃烧时的速度,我班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竟然把火柴盒捏碎,取出了火柴。

听到其他同学笑话他,他还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竟然不会用火柴!

他的父母终日忙碌,忙着春种秋收,忙着养牛放蚕。家里日日做饭用两口大锅,我不相信他从未见过父母点火做饭。

可是他捏碎火柴盒取火柴的动作,却让我觉得他的父母好失败。一个动手能力这么差的孩子,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孩子普遍不会干活,让他扫地,他左划拉一下,右划拉一下;让他拖地,他连拖布怎么用都不知道。这跟孩子懒惰有关,更跟父母的包办有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父母会对孩子包办那么多?一方面,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里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里舍得用孩子干活。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父母已经有了抢跑意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路领先。

所以,父母们包办了孩子所有的衣食起居,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好处,是可以使孩子省下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坏处是孩子因此失去锻炼的机会,养成对别人的依赖。

但包办绝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事实证明,父母越是无所不能,孩子越有可能最无能!

所有的孩子必须独立承担起生命的责任,父母的过分保护,只能让孩子丧失一切的生活能力。

每个缺乏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懂放手的父母。

当今社会,有多少家长随时准备给孩子做一辈子饭?

不要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不要让下一代毁在我们的手里。

他们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的全世界,也并不大于全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