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文化,却做着有文化的事。」
贵州省丹寨县,一位姑娘频繁地折返在通往宁航蜡染展厅的过道里,时不时掏出手机,大声讲起苗话、一来一回间、臂弯里不停变换着各式各样的蜡染。「今天好忙!」她走过我身边,声音里不是形影自怜的哀叹、也没有气急败坏的宣泄、是最单纯、最热情的「好忙」。个子不高,皮肤健康地黝黑,蓝牛仔裤衬上白文化衫和一件卡其色外套,似乎只有斜跨着的那只蜡染小包翻出了她苗人的衣领。
她是阿丹,90年出生在丹寨县下面的排倒村,附近的人们都告诉我那里是蜡染的发源地,7、8岁起,妈妈就教她蜡染,送她上学。可跟中国乡村的很多女性一样,初中毕业后没过多久,她就远赴杭州,在一家服装厂工作。「还好吧,我也没有很喜欢,感觉那里人很冷漠」她说,一年多后,她便回到了丹寨,种地、结婚、生子,再也没有离开。
2012年,在宁航蜡染工作的妈妈把她也带进了厂,成了当时最年轻的画娘,读书多又出去过,她也是厂里汉话最好的姑娘。没用多久,她就成了蜡染厂老板宁曼丽的小助理,打点蜡染厂上下的工作,从进料、制作到联络、销售。她说:「我回来很高兴的,而且做的事情又很好,是我们的文化啊!还可以挣钱!」
这一天,她从车站运回了一大包布料,盯着染娘们脱蜡,还接待了三波客人,乐此不疲地跟他们解释水波纹的意义。轮到我时,她看上去明显有些疲劳,但她还是会说「做事情,只有真心热爱了才要做啊,你说是不是?」
日光开始西斜,她要去接儿子放学。
导演手记
2015年8月28号,上海当日物价:猪肉15.7元/斤,土豆2.5元/斤。92号汽油5.91元/升,股票当天的成交金额是4250亿元,自己刚租下了一套20平米的公寓月租2600元,还有不到10天,我们就会知道新的iphone6s是多少钱了。
这都是都市生活中大家会关心的事吧。现代生活让我们习惯用金钱等价交换所需商品,可惜文明还不够发达,我们不能把某些东西(譬如快乐)给商品化。现代社会只能生产让身体有极大依赖的「瘾品」来满足欲望,就我个人而言,那不是「快乐」。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快乐」似乎是一个忽高忽低的剧烈波动,类似现在的股市。有趣的是,在这个丹寨县城的小小蜡染厂里,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它会来自一个小小的呼啦圈,来自染娘从村寨里带来的杨梅,来自彼此的歌声和舞蹈……半个月的相处,我还是对苗话一窍不通,但能看到快乐在他们之间的传达畅通无阻。
在蜡染厂,染娘依旧维持着农忙的习惯,依旧要照顾老人和小孩,这里既不是原生态的村寨,也不是实现高度分工的现代工厂,甚至不能简单地用小作坊来形容。蜡染坊容纳着他们所有的生活,工作只是被切割成不同的细碎时段,和其他生活琐事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工厂并没有使她们脱离原先的生活,这里是相对「自在」的,那么快乐的土壤有了,这些天生热情活泼的苗族女人们如何会不快乐呢?
这种自然的生产模式,也让许多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可以看到母亲画蜡画,正如一个染娘所说:「外婆教妈妈,妈妈教儿子,一代传一代。」有时候,手工艺的温度正是来自于这种世代生活的传承、「廉价」的快乐和已经被用烂的「情怀」,而不是现代人、现代工厂理性思考所生产出的商品。尽管它们明码标价而且符合现代生活节奏。
就像染娘告诉我的:「我们没有文化,却做着有文化的事情!」我有时自认为是有文化的人,其实多数时候却干着没文化的事,以至于我对「文化」两个字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我更愿意说,她们没有金钱,却享受着金钱买不到的快乐!
《苗族蜡染》系列短片经小院集实地考察和半个多月时间拍摄,通过四位不同身份女性的视角,讲述这门旧技艺的新故事。
下一期,我们将造访丹寨县宁航蜡染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