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读《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课例《望天门山》,很为干老师的智慧点赞。
背景材料上讲了贵州咸宁石门坎新中小学孩子们的基础情况是,只会机械地读字,而不是阅读,思维能力偏低,学习经验严重缺乏。很多孩子考试只有20多分。面对这样的基础,干老师认为,教什么不管在什么地方、学生怎样,都是教研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是教赵州桥,还是《赵州桥》?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定位在合宜的文本核心价值:内容的、形式的、精神的方面。
干老师用五个步骤来讲《望天门山》。一是诵读、识字,干老师一句一句领读,在重点词那里停下来,稍作讲解,再领着读。例如解释中断,从字源字理上讲了断字和继字、楚字,很有意思。第二步,识字孤帆和日边,从认读解释帆字开始,到一帆风顺、千帆竞发。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里的帆指的是船,干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戴着红领巾走过来,我们会说,红领巾走过来了。通过看图理解挂一只帆的船和挂三只帆的船都称为孤帆。通过讲晋元帝和儿子的对话意思,来理解日边就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干老师,每次遇到难点,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孩子们明白。这才是真正的高手教师。
后面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更是循循善诱、细致入微,一点点抽丝剥茧。学生的基础之差反而显示了干老师的水平之高。从图片入手,一句句教意思理解,一句句教朗读,走不动的时候再拐回来,终于让孩子们明白了诗意,前两句写水冲开山,山阻挡水,体会水势汹涌浩大、山势高大坚固的意思,后两句是写两岸青山迎接诗人。举例通俗易懂。最后整体朗读,完成了教学任务。剩下几分钟听写三个词语巩固,没有人全对,错字抄5遍。布置作业,是翻译这首诗。之前的老师是给学生抄写现成的翻译。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要求(水势汹涌浩大,学生不太会写,只让写水大),手把手教学生学会批注,深入浅出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