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这一观念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代至近代再到现代,因材施教理论经历了从经验性概括到精细化分化,再到科学化发展的历程。显示出由侧重社会需要到逐渐考量个人需求,再到立足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关注点产生从“重教”到“识才”的转变。 古典时期的因材施教多为教育者的理念构想与经验性概括,我国因材施教的传统源头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以“言志”“静观”了解学生,进而“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方法进行施教,东汉的徐干以水喻人,提出“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的施教原则。西方古典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也是经验性总结,比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主张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指出施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选择,有些学生是懒惰的,除非你加紧督促,有的学生不能忍受管束。
最初的因材施教更侧重于社会需要,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而构想出来的着眼于人性的对策。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爱人”,有主动“知人”的前提,主动“知人”便于全面把握学生、因材施教,从而能培养君子来拯救社会。在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为特定阶层培养人才,化育民众,形成统治基础,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苏格拉底是以培养智慧、有德行的治国人才为底色。昆体良以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目标,也同样反映出因材施教是具有单一指向性的。古代的因材施教的逻辑起点是社会需求与实践,目标是建立理想社会或巩固统治,对于“材”的标准就比较固定,成为专才或通才,成长为君子或国家需要的其他人才,树立典范。因材施教的重心便是置于施教。
因材施教逐渐从经验性施教侧重社会需要发展到精细化施教考量个人需求,再到科学化识才满足个性发展。如今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明确“材”的实质是差异与多元,因材施教的方式强调“教”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坚持人的个性发展与教育公平的施教准则。在课堂层面强调推进“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