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的故事: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这个时候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窗口,这将刺激玻璃的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街道订单,有了钱以后他可以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买衣物。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所以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说,有破坏就有进步。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不是好像在哪听过?对,多难兴邦也是破窗理论的变种只一。
这种理论的基础是,玻璃碎了--生产新玻璃,看到了玻璃碎了的直接后果是需要生产新的玻璃,从而带动了新的生产。
那么做为一个复杂的现代人,我们不进要看到他的直接后果,还有看到那些看不见的,推导出可能的后果和影响。
<strong>1. 举反例,逆向思维</strong>
进步只能破坏吗,国家发展只能多难吗。如果没有破坏,没有灾难,省下的时间、资源、劳动力可以生产更有效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会更富足
<strong>2. 两个事实,未必是必然的因果,不是充分必要条件</strong>
<strong>3. 不问对错,只讲利益,财富是不是浪费了,社会的生产效率是不是提高了</strong>
类似的还有:
- 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职位让出来,年轻人就不会有机会有工作
- 机器人太先进,工人都要下岗,社会就要动乱
- 有了汽车,马车就要失业
- 环保主义者说用塑料袋装食物,塑料袋导致大量的动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