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了,今年也已经6岁,最近开始学写字了,我没有鸡过娃,本来5岁想督促学习,后来二胎怀孕、带娃,直接放了羊。老公自己是老师,可是丝毫不管她学习,说还早,上小学管起来不迟。
我心想也对,自己5、6岁还在玩泥巴,打沙包,也没耽误我上学之后的成绩。我是玩到五岁半才入学,七岁上的小学,说实话挺晚的了,本来老师说我理解能力挺好,可以提前一年上一年级的,因为我妈忘了报名,就晚了一年。
不得不说从小到大,我爸妈对我的学习基本没有管过,我是多么勤奋好学,竟然能自鸡。想来想去,我的动力大约来源于我不想这么穷的过未来的生活。
这一点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到女儿身上,毕竟她的经济条件跟我当时的情况,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唯一的玩具是沙包、跳绳 。她满屋子的毛绒玩具,专门的粉色公主房。我8、9岁分床、结果没有床,我是睡客厅临时搭的小床,到处漏风,又怕有怪物,我就被子蒙头睡,从此养成了蒙头睡觉的习惯。
但我承认,我遭受了经济上的折磨,却有个热闹的大家庭,精神上是比较富足的。姥姥姥爷对我太好了,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姥姥家,包括上了初中,住在姥姥家的快乐时光,她一大早去拿热气腾腾的烧饼给我吃,中午给我两块钱,我在学校就可以买点零食,妈妈从来是一毛不拔的,哈哈。
大姑每次来都带好吃的,小姨对我超级好,这些人给予小小的我满满善意,觉得比妈妈还亲,因为小时候妈妈整天发脾气,我生病了也要骂我一顿,怪我不自己注意,那时候也不懂妈妈的艰辛。整个家里的柴米油盐、我和弟弟上学的学费、杂费、书本费、都是要计划的。家里只有爸爸工作赚那一点钱而已。
而女儿呢,在这边没有祖辈的嘘寒问暖,一星期一个电话而已,家庭关系只有爸爸妈妈,连个表兄弟姐妹也没有,之前一直搬家,没有固定的玩伴。精神上比我差很多,还有身份认同的差异,毕竟在这边属于少数族裔。
所以女儿将来的心理健康、精神世界对我来说要多加注意,这是我的课题,我需要去多了解,学习的方面。
回归到日常女儿教育问题,每天下午放学回家要学半小时,玩半小时,然后是各种兴趣班,晚上吃过饭要洗澡,学半小时,玩一会儿,读书睡觉。
具体时间表(不一定完全卡点,但基本这个模式):
3点15回到家,洗手、换衣服,吃点喝点,半小时。
3点45到4点15,学半小时中文课!
4点15到6点,基本是兴趣班,游泳、画画、钢琴、跳舞(后面两个还没报名),图书馆一天,一周五天,都排满了。接送、上课也快2小时,要是有剩余时间就让孩子多玩玩吧。
6点半到7点半,一家人吃饭。
7点半到8点半,学习半小时,玩半小时,看情况先玩还是先学习。
8点半洗澡、刷牙半小时,然后读书,聊聊学校发生的事,以及心事,比如一天开心的事、难过的事。
最晚9点半要躺好睡觉。
9点半到7点,睡9个半小时,对我这个觉少的女儿来说足够了(生病除外)。
早上也要严格执行7点起床,7点半吃完饭才行,不然每次都急匆匆上车,卡点到校,有时候堵车经常晚一两分钟,这很不好,何必晚个2分钟,就因为这2分钟背一个经常迟到的名头。多不值得。
7点起床,自己洗漱、换衣服。我去做饭、洗水果、装零食、水杯。她7点15要来吃饭,至少吃15分钟吧,我给她梳头发。
7点30,穿鞋子、收拾书包,外套。
7点35,必须出门才能保证到校时间早个2、3分钟。
其实父母有效陪伴时间一个小时足矣,以后跟女儿感情联系就是固定晚上睡觉之前半小时,我要留出来给她讲书、聊天,专心陪伴。可是如果老二闹着睡觉也得陪,怎么解决呢?
所以平时送兴趣班,路上跟她多聊天,就focus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才行。我要更耐心一些,不要像我妈一样留给童年孩子的印象只有唠叨和不开心。
生活不容易但这不是孩子造成的,孩子是自己选择生的,既然生了就要养,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本来就很多麻烦事,这是成年人应该认知到的事实。
鉴于自己知道还生,不就是因为孩子也会带来欢乐、陪伴、信任和纯净的爱嘛,带给自己的快乐如此多,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人不能只享受好处不承担坏处带来的麻烦,所以,耐心的对待孩子、嘴巴要多讲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