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给出材料:小车,白线,垫圈。提出问题,用这些材料怎样操作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根据学生的操作以及提问,基本了解到学生知道地球引力,又通过垫圈和线产生拉力拉着小车运动起来的。
2.呈现一个现象:通过增加垫圈的个数,让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观察现象,让学生描述现象,学生说到:垫圈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3.根据现象,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小车的运动快慢受拉力大小的影响。
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明白现象的原因,但是怎样设计实验是本节课学生遇到的难点。
(1)怎样测量速度?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以及三年级过山车当中学到的相关运动的科学概念。通过提问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想到设定相同距离测量时间。由此,强调学习科学的重要性,科学课中不仅有科学原理,还有数学问题,技术问题等。希望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内容,学会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
(2)垫圈应该怎么放?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意识到,垫圈要一个一个的增加。通过3~4组的测试来算出平均时间。从而来验证小车受的拉力越大,运动越快。
根据学生活动手册当中填写的内容,其实学生操作实验不是困难,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里面所隐含的科学原理,数学原理一定要搞清楚,我认为这才是做实验的目的和原因。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知,获得第1手资料来理解抽象的问题,对于他们学数学当中的行程问题,以及在高年级去学习更多有关力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本节课没有上完,拓展延伸内容没有涉及。通过实验学生验证了拉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但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根本原因这个核心概念没有完全讲完。
这堂课让我感触最大的一点就是:当我带着学生思考分析完里面涉及的数学问题,起点,终点等时,他们感觉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科学课就是实验课,很好玩。没有做过深入思考以及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运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很多抽象的问题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去理解,我觉得这个阶段可以试着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通过层层提问启发思考,用画图的形式把实验设计画出来,然后再操作,这样可以把具体内容和抽象内容结合起来,也方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