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小白菜都已摘完洗好了,芸豆也已掰了头、去了筋,鱼是人家杀好的,牛肉、羊肉的切了片。看看已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吕大妈就开始煎炸烹煮地做起了饭。
做好的饭菜端上了桌,女儿还没有回来。外孙女出来捏了几片凉拌牛肉垫了垫馋嘴,就又进屋写作业。看看都快八点了,心里慌慌地给女儿挂了个电话,女儿说今天过节给店员放了假,自己还要再忙一会儿。
吕大妈边自言自语地嘟囔些事,边拿了塑料凳子走到了阳台上。女儿买的房子是十六楼,吕大妈从来不敢靠近窗户向下看。想想上面还有十二层,住在顶楼的人家会不会象是在天上?抬头看了看前排楼顶上的月亮,圆圆亮亮的紧贴在楼顶的边楞上。吕大妈就又想,谁要是爬到楼顶上,怕是一伸手就能够到月亮了!
阳台上已洒满了月光,不用开灯也很亮。花架上外孙女在泡沫筐里种下的麦苗,你挨我挤的,绿油油地泛着光。想这麦子种在这四季如春的房子里,它一定分不清季节的变换吧?到冬里它会不会还疯长?只是没有暑热炎夏的炙烤,它会不会抽出饱满金黄的麦穗呢?
想想孩子们还小的时候,自己和老头子在老家种地的那些年,哪年的中秋节不是忙收忙种的没个完。玉米棒子收完了,紧接着就是耕地整畦种麦子,寒露到了拔花生,霜降来了刨地瓜。八月十五中秋夜,哪一年不是满院子的玉米棒子等着剥?谁家有闲功夫去做上一桌子菜,喝着小酒看月亮?
现在日子好过了,从没见过的高楼大厦住上了。可做木匠的老头子给人家看木材是被车上滚下的大木压死了,好在两个儿子都学会了木匠活,从年到头地在外跟着装修队挣些钱,留下儿媳妇在家里看着孩子种着地。老大家过了生二胎的年龄了,老二家眼看着二胎要生了,虽然中秋节一家人也聚不到一块吃顿饭,可都不缺吃缺渴的,日子都过得好着呢!
只是辛苦了这闺女,女婿不正干离了婚,自己带着孩子开着个什么淘宝店。虽然钱也不少挣,可没有个男人总不算个家。再说老二家也快生二胎,自己总不能只顾闺女不顾儿,到那时儿媳妇还不甩脸子?唉,要是老头子不走就好了,他在老家里守儿子,我也能放下心来帮女儿。唉,老头子你不该一声不吭地就走啊!
吕大妈抬头看起了月亮。自己的眼神还真好!银盘似的月亮上,那棵茂盛的桂花树,还有树下的嫦娥和玉兔,都还明明朗朗的看得清。想这神仙也不容易,每天守着这桂树和玉兔,传说中的丈夫吴刚也难得见,也没有儿女孙辈的说说话,日子一定也苦吧?
看着月亮胡思乱想地发着呆,眼泪不自觉地溢出来。瞧我这没出息的样!吕大妈擦了擦眼角笑起来,过日子还不都这样,哪能百样称心呢?老头子身强力壮的,又有木匠这手艺,在那边也一定过得好,说不定早讨了小的了,只是不知道他还想起过我?想起过儿女和老家?
又想哪去了?吕大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起来。想什么短命的老头子?也没有孤单的嫦娥和吴刚,听外孙女说,月亮不过是一块会反光的圆石头!想到这儿,吕大妈朝屋里喊起来:妮妮呀,快来阳台上看月亮,你看它银盘似的多亮啊!(唐广申)
作者简介:
唐广申,山东省邹城市人。文学爱好者,偶有文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