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读后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章节开头第一句就直接提出了建议: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注重这方面的拓展。为此还经常耽搁了书本知识的教学。但我还是相信能量守恒定律,只要心存善念,不忘课堂教学初心,在扩大孩子知识面上投入一些时间还是很值得的。比如上周学习识字课《动物儿歌》,本课出现的所有动物名称都带有“虫字旁”,如蜻蜓、蜘蛛、蚂蚁、蚯蚓等,在学习“蜘蛛”这个词的时候,我给小朋友推荐了一本关于蜘蛛的优秀童书——《夏洛的网》:“孩子们,《夏洛的网》应该是我看过的有关蜘蛛的最好看的书籍了。但是老师担心你们现在能不能看懂,不过,现在我们先把《夏洛的网》这本书的名字写下来,上三年级时候,你们应该可以读懂的。”
结果呢?这周来学,我们班的赵俊熙、郭瑜康两个孩子都拿着新买的拼音版《夏洛的网》。午读时间,这两个孩子很专注地看着这本书,我走过去问他俩:“能读懂吗?”“能,这本书真好看,我都看入迷了。”
看了说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我想,这不就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里的“研发卓越课程”吗?而且,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后,我觉得这个课程自己也可以做的。就怕自己用忙碌找借口。
带孩子做环球旅行有什么好处呢?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带孩子们环球旅行,还需要注意什么呢?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同样适用现在,他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是的,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这一点我好像做的不好。以往我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有意讲一些他们似懂非懂的信息,听后满教室“哇塞,哇塞”。看来这一点以后要转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