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我障碍
· 人有两个部份
·真我:主观体验:情绪、需要
·主观全能—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婴儿认为是自己的愿望创造了世界
·假我:适应环境要
·客观世界—他人的期待,现实的要求等
· 个人状态的本质——主观感受出了问题
· 环境缺陷性障碍
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一个叫真我;一个叫假我。他会认为:如果我们人为地去切割的话,我们作为人其实是有两个部分的。一个部分是所谓的真我的部分就是我们自己主观的体验;我们情绪;我们需要。第二个部分是假我,他是适应环境的要求适应别人的要求。所谓的假我障碍是指我们真我的部分他要么是变得很弱假我的部份变得很大。要么真我的部份甚至消失了,完全不见了。整个我就是被讲假我填充满的。
实际上假我障碍是非常常见的,每个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缺陷性的环境导致的这种缺陷性的障碍。这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养出来的呢?首先,我们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真我的部份在那里。在我们还是特别特别小的婴儿的时候,吃喝拉撒睡都是很自然而然的,我们饿了就哭;困了也哭;尿了也哭。就是做我自己很理所当然的状态。
如果是我们比较幸运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个足够好的养育环境;足够好的母亲。足够好的母亲会做一件什么事情呢?首先要看见孩子的需要她充分地回应;充分地满足这个孩子的需要。孩子饿了,妈妈就0。0009秒扑到现场。让孩子来喝奶。孩子开始有点皱眉,妈妈就研究这个皱眉好像应该是拉粑粑了。赶紧换尿布。妈妈全身心扑在孩子的身上。看见孩子他有什么样一些需要。能够确认这样这些需要。孩子妈妈绝对不会说,你拉粑粑了屁股不舒服就闷着呀,就是两次耙耙一起换好了,我们节约一点。
在足够好的妈妈的帮助之下。那这个孩子他会有什么样一种体验呢?我们需要被满足,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我饿了,当然要吃啊!屁股不舒服,当然要有人来帮换尿布啊!或者是我困了,就是有人要我抱起来哄我啊!我们要被养出来一种原始的自恋。我超厉害的我是宇宙的中心。我太值得了!会有这样子一种感觉。那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他还会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她是能看见孩子的;能够引领孩子的需要。我有次听到我朋友她讲妈妈经,她刚生了头胎没多久,然后她跟另外一个朋友在谈论起这件事情说:你知道吗?我的宝宝天天都不一样。我试途去归纳总结规律。但是她说出了一句特别棒的话,我发现无论我怎么样总结出来的规律,只能用三两天。因为孩子变化的太快了。他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我要重新去适应。我重新去学。我的孩子到底要什么?我听到这,哇!她的孩子好幸福。因为她正在做一个足够好妈妈。关心孩子;看见孩子并且能够允许这个孩子在变化。因为有足够好的妈妈,我们自我的部分他就会保留下来了。一个健康的状态并不是说只有真我。而是在我们慢慢长大这个过程中,正妈妈会慢慢退场。妈妈每退后一步,我们就成长一步。我们越来越多看见这个世界。看见世界的需要。我们那个假我他可以慢慢慢慢的出来。我们小的时候,妈妈全身心都扑在我们身上。后来,妈妈反应会越来越慢。后来,可能要等三秒钟,妈妈才会过来抱起来。我要学会的一件事情是要等到饭点。我们会慢慢的认识到社会或者是外界强制性要求。我就说我会学会一些规则,吃饭之前要先洗手。
比较健康的状态是,妈妈在很早期的时候她足够的看见;回应我们需要。然后,她慢慢的退场。健康的状态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真我在,假我也在。我们的需要很正当,但是我们也不是巨婴。我们也知道这个社会上会有一些规则。我可以用什么样的一些方法去满足自己的愿望,怎么样去照顾别人?比较好的状态是真我和假我是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