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李严终于出局了,从高高在上的大将军成为了阶下囚。事实上,风起陇西的故事几乎都是在围绕李严展开的,他可以说是除了主角团之外最重要的人物。
历史上的李严,因为运送粮草时和诸葛亮玩花活,被诸葛亮废为庶民,但一辈子都对诸葛亮感恩戴德。
在这中间显然留下了很多漏洞。毕竟李严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他是和诸葛亮一样的托孤重臣,他手上还拥有可观的兵力,史书上说他才能卓著,部分如流,这样一个厉害的角色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风起陇西就是通过合理地虚构想象,构建出了其错综复杂的原委。原来李严之所以和诸葛亮对着干,其实是受了后主刘禅的蛊惑的,刘禅还给了他讨贼密旨。李严想要用断诸葛亮的粮草的方式让其一败涂地,他好趁机上位。
但这一切却被诸葛亮手下的第一谋臣杨仪看在眼里。杨仪和司闻曹冯膺一起将计就计,不断把李严往歪路上引,让其作法自毙。
他们首先安排魏谍柳莹以美人计接近李严,接着又诱导李严对抗诸葛亮,最后还把李严从刘禅那里得到的衣带诏给毁了,这样一来李严就从奉旨办事变成了独断专行,百口莫辩了。
而陈恭的出现解决了诸葛亮和李严有可能爆发的火并,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作为故人之子,李严对陈恭十分信任的,但陈恭其实是带着使命的。
危急时刻,陈恭诱导李严单枪匹马逃跑,回到江州集结兵力,再回成都和刘禅作进一步的商量,这样一来,虽然损失了部分兵力,但李严就不会背上一个投递叛国的罪名,和诸葛亮的博弈权斗可以重新开始,顶多是输了一小步。
万万没想到。李严前脚刚走,陈恭就敞开大门,和杨仪把酒言欢,还安排马岱在半路截住了李严,李严就这样在争斗中彻底失败,输光了所有的筹码。
可以看到,陈恭的作用可以说非常重要。他本可借此飞黄腾达,但荀诩的出现改写了他最后的结局。
陈恭不忍心伤害荀诩,但一根筋的荀诩却发誓要挖掘真相找出烛龙。
本来杨仪已经安排了让冯膺成为牺牲品,但荀诩显然是不会接受这个伪造出来的假象的,势必一查到底。他的这份冲动会让杨仪不可告人的密谋大白天下,到时候李严就没罪了,杨仪反倒要落个大大的不是。
危急时刻,陈恭选择担下一切,揽下所有的罪名。
杨仪不同意,因为有陈恭在,就可以获得郭淮的信任,之后蜀魏大战,蜀国就可以在情报上占据优势。他若成为替罪羊,那蜀魏之间的谍战就要重新开始了。
但陈恭已经下定决心,只有他出面,才能为这一场进行精心布局的局中局、计中计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事实上,他也早已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在他妻子翟悦被害的时候,他就已经心灰意冷,当他成功击杀黄预报得大仇之后,他早已没有了后顾之忧。
聪明的荀诩看透了一切,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固执己见了。他被司闻曹安排到东吴开展新的工作,临行前完成了陈恭生前的愿望,把他和翟悦合葬。风起陇西也就此完结。
总的来说,这部剧最感人的地方不在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和各种反转,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陈恭和妻子生死相依,陈恭和荀诩的惺惺相惜,冯膺的慷慨赴死,都让人为之感动。可能也正因为情感部分过于浓厚,削弱了权谋秘计带来的刺激性,这部古装谍战剧虽然品质感拉满,但收视率却不很突出,没能成为爆款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