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女儿去试一个美术课。
先是我老公接了女儿带了她过去,我回来以后也赶了过去。
我到的时候还没有下课,因为课堂就设在了大厅里比较开放,我就坐下和老公一起听课。
上课的老师看我坐下就开始跟我说话了。
“您是**的妈妈吧?”
“对。”
“我刚才跟爸爸说了,可能**上这个课有点难。”
“哦,我们以前的确没上过。”
“嗯,我建议您上周几、周几的课,那是毕加索班。”
“有介绍单页吗,我可以看看.”
“没有,我可以跟您介绍... ...(只介绍了课时和次数,具体内容几乎没介绍) ”
“有夏令营吗?”
“我最近太忙了,我女儿小升初,我女儿考上了央美附中,”
“哦,那还挺厉害。”
“是,对,是挺厉害的!我女儿,......(后面都是介绍她女儿厉害。)
这个期间,还是上课时间,四五个学生还在画画,这时有个孩子问她关于自己作品的一个问题。她不说了,转而辅导孩子画画。
“因为**马上要上三年级了,我建议您考虑以后的问题,”她抬起头继续跟我说,“因为三年级是个坎儿,我女儿,也是三年级时候决定以后长大要学美术的,她小时候也学钢琴,我也会弹钢琴,我教她,但是她(介绍她女儿学美术的过程)... ...”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我不太明白您要表达的意思,您是说您的课只找学专业的孩子?您的课程设置是与专业相关的?”我说
“不是,不是。”她顿了顿,“因为有家长会说要走专业,我可以额外辅导。”
“哦,您是说您可以一对一教学?”
“不是,不是,如果您准备让孩子走专业,我可以在班上注意。”
“哦,我明白了。” 我说,“如果您夏令营计划出来,麻烦发我吧。”
“哦,我一般都会发朋友圈,因为家长太多了。”
我... ...
这是昨晚带女儿去家门口一家美术机构试课我和老师的一个基本对话内容。且不论老师教的怎么样(女儿回来对她讲的课程分级有很大的不认同),单就沟通来说,我是觉得很费劲。
1、就试课来说,她之前就没有跟我问过女儿的年龄和是否有基础,基本就是我们有空就可以去试。结果她给女儿安排的这个班学的东西很难,女儿觉得太难了。她跟我说她的级别是按照年龄分的,女儿说就算她二年级了,但以前从未学过,也不代表就可以一下子可以学难的课。
2、老师占用上课时间和试课家长沟通不好 。虽然我不懂画画,但是画画不是一件安静的事吗?
3、作为一个试课家长,我的需求就是:你的课程体系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哪些适合我家孩子上?时间是什么?您家女儿是很厉害,不过你我第一次见面,我真的不关心您家女儿厉害的细节。
4、跟我沟通的这位老师是这个机构的创始老师,或许不懂机构里“课程顾问”的销售策略,但跟创始老师聊过之后,我基本了解了这家机构的基因。
她给我的感受是,她做美术教育不是太认真,我不能把孩子这么宝贵的时间和美术教育交给她。
昨天回来我还是有一点生气,整个沟通过程驴唇不对马嘴,很浪费时间。 后来又想到人与人换位思考的沟通问题,发现有的时候跟有些人沟通的确就是很难,这是不能改变的事,所以只能改变自己。 沟通真的很重要,而,在我看来,能试着学会“换位思考”去沟通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沟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