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着跑着,我的头脑里闪过两个镜头。
第一个,2015年10月23日,和先生看完《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回家路上,他紧紧攥着我的手拉回家。不知道他内心是否波涛汹涌,我简直翻江倒海,在剧院里,我的泪水在不停地留,我想起了儿子,想起他带给我们的欢乐,想起自己年轻不懂事,对他的简单粗暴和苛责,也想象他一个人万里迢迢,是否喜怒哀乐、恐惧样样都有,是否自己可以很好管理情绪?出了剧院,我和先生哽咽了一句,“我还有你,儿子一个人在外!” 我们俩沉默,他紧紧攥着我的手回家。到家,写下一则微信:想说的话太多,让我先安睡一觉。
另一个,2016年3月28日,纽约,《sleep no more》浸没式戏剧,儿子紧紧攥着老妈的手,穿坟场,踩楼梯,疯狂追着演员在各个场景中切换。他是如此好奇,在所有观众中是最勇敢贴近演员的,我则象个年迈的老太,被一股青春的力量挟裹着向前。有那一瞬间,我都快跟不上了,但感觉到一股力量透过攥着的手传过来,继续追啊!那晚,我们上下腾挪,紧张与好奇时时交融。半夜回宾馆路上,儿子拉着我的手说,老妈,你要多运动!老妈,给老爸买个礼物吧,他一个人会很郁闷的。
我偶然写写东西,老公说文笔越来越好了,我很惊喜,那天《简书》的第一篇文章,他打赏了100元,虽然一家人,一个袋里出一个袋里进,但合并着朋友们的打赏款,也算是我写作路上的第一桶金了。写着写着,有天晚上,他说,“我很佩服你,内心太强大了”。
看似强大的东西,背后必有柔软的支撑,比如,那些镜头里的紧攥的手。
链接:《头脑特工队》简介: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莱莉也是这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也只得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和所有人一致,莱莉也是被她大脑里的五位情绪小人共同支配——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这五位情绪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然而搬来旧金山,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混乱渐渐在控制中心里滋生。莱莉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五位情绪就因为失控令莱莉在新同学面前出丑,混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厌厌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乱,莱莉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乐乐和忧忧则要想尽办法要回到控制中心,力求在莱莉完全崩溃之前挽救她的生活以及家庭。
--摘自http://movie.mtime.com/164798/plots.html
关于《sleep no more》: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流行的概念,意即打破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观演方式,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观众也可采取更自主性的观看方式,甚至参与其中。根据观剧视角的不同,剧情也会呈现出相应的不同。浸没式戏剧起初源自于英国,旗舰团体是英国的Punchdrunk,他们的代表作《Sleep No More》是让浸没式戏剧从小众走向大众的一部指标性作品。《Sleep No More》最初在英国上演大受欢迎,几年前到纽约开启驻场演出,很快风靡。这种“浸没式戏剧”重新定义了观众与演出空间“观看”的关系,以及演员与叙事的“表演”关系。它打破了单方面表演者在舞台上、而观众在舞台下观看的表演方式,而是采取了互动式的体验。
--摘自http://culture.china.com/11170621/20150511/1966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