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我的一位亦师亦友的好朋友,有一个对话。
其中谈及了我最近修学中的一些体会,有一定的纪念价值,或许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发上来,或许,对哪位有缘人,也能够有一点参考性。
对话如下:
K贤友: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jsrSVo-8CJd0BxLsy9bS1Q
这篇好,值得一读!
HiLL: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有则生死未了,但无又不是。"
"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明镜照万像,不迎不拒,就与道相应,着心迷境,心外见法就不对。"
这两天在反复看您推荐的那篇文章,以上三段我觉得特别好!
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用心若镜,如实观照。
但这是行持上的功夫,不是口头功夫!我最近一直在练这个,真的不容易啊!
道理上很明白,自己一个人时,也还能守得灵台一点清明。但一遇外境,在待人接物中,立刻就脑子空白,陷于外境中。
K贤友:
知道自己"陷于外境中",即是进步。
HiLL:
问题是不知道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或许只能靠时间和训练量了!由量变产生质变!
道理上的东西,我现在大体都懂了。就是功夫上不去!
我现在对于自己的心理活动,对于自己的念头,越来越敏感了,能够看到很细微层面上的念头的运作——但一旦对境,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却很难一直保持关照,提不起正念的力量。
在和外界互动的过程中,身口意,还是一不小心就被习气力量所牵引、所主导!
K贤友:
这是个必然的过程,直到有朝一日您体验到"开悟"!
"现代人心机灵巧,变幻有余而纯朴不足,所以志向就成了第一道入门的心理务虚,没有至强至性的志向释放出来的信号,玄界师父的信息就不会给你带功和传法,现代人弄那么多空理论在自己脑袋里,只能败道而不能成真。"
——厚音老师
"现代修炼者的特点: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修炼经典唾手可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可能是现代人修炼的最大特点。最大的弊端就是接触的信息量大了,心就容易花,这样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实践到一定程度就改弦更张、换了门庭了。"
——厚音老师
HiLL:
感谢您的转发!厚音老师这两段话,正是一阵见血地点出了我当下的问题和困境!请问,对此,厚音老师有解决之道吗?或者有何建议?
您发的这个视频很好,虽然里头讲的内容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越到后面,才越发觉得真正的智慧,其实都藏着这些老掉牙的话语中——你想找绝世秘诀,一夜成名,然后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最后发现,根本没有捷径,只有简单的“直摆钩”三种拳法,和千万次的重复训练!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倒是完全符合这个视频中所提及的标准——让学生千百遍地重复听特定一段他的开示录音—— 很遗憾,而今,那位老师,于我,亦已成为过去了……这位老师曾经送了我一句话:“生如是决定心故”……现在回过头看这句话,真好啊!!!有时候回忆往事,心里真是无限唏嘘......白云苍狗,世事无常......
K贤友:
您说对了!修炼没有捷径可走(除非遇到真正的大善知识来度你)。倘若真正确立了大誓愿(必须以"天地之心"对待人和万物),"忘我无为"而治,在实践中不断印证,方可渐入佳境(这是厚音老师说过的大概意思)。
总之,不胡思乱想(弱化后天意识),"制心一处"(念佛、念咒、意守丹田、重复听录音等等都是为了此目的) ,使精气神合一,才能处于"禅"的状态。
HiLL:
能够简单,真的是种难得的幸福!
我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最近随着我对于心念的敏感度越来越强,我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我脑子里头的妄想纷纭(后天意识)有多强烈了!!!越修行,那种苦迫感反倒越来越强了!
越来越在细微层面发现我的心,是多么容易被境界人事牵着走,陷进去……只是当时已惘然,事后却懊恼不已!
我最近知见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感悟,但烦恼反倒在某种程度上更厉害了!!!
K贤友: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G3sZzFeOKmbZxs-AdOYGcA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4kvi2BygeykwjlgjSsdPXA
HiLL,您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头脑里妄想纷纭",其实是好事,"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您已经觉察到了,那妄念就断了。
"烦恼"是你的习性(长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所致,它不想让你离它而去,所以就表现在你的情绪中。
HiLL:
是的,它有种很强的吸力,像黑洞一样,不经意间就被吸进去了!而且有种很强的惯性,即使你觉知到它,知道这样不对,但却本能地不想离开它……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在历缘对境界、待人接物时,时刻保持正知正念! 这个,看来必须要在时间中,由量变产生质变,才有可能往上进一步了!?
另外,即使能够觉知到妄念,倒也不能真正算作断掉妄念!因为在你觉知的那一刻,妄念虽然断了,但下一刻,它立刻又带着更多的小弟卷土重来了,一不小心,你好不容易刚到手的阵地又丢了……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地打着拉锯战,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这时候,不光需要拥有绵密不断的“正知”的力量,更需要拥有强大的“正见和正念”的力量,否则你无法抗衡“习气”的力量 ——这就需要拥有强大稳固的“信力”作为支撑了!
我现在倒是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信”的重要性了——因为,在面对习气的这场战争中,信,几乎是我们所有的力量之源!
但我发现:知道一件事情,理解一件事情,认同一件事情,和“真正深信一件事情”,并非是一回事——其间,其实隔着好遥远的距离!
我觉得,真正的信,真正能够产生力量的信,并非仅仅来自“知道”和“理解”,而是来自“体验”——只有自己真实体验过的东西,你才能够对其拥有坚定不移、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信心!也只有这样的信心,才能够给予你真实的力量,才能够成为你面对烦恼习气时的坚强后盾!
而我,现在其实还很缺乏这种“信”——即使我“懂”了很多,但其实我“信”的很少!
P.S. 补充几段对话:
有几位朋友看了我这篇文章后,发表了一些看法。
我觉得很有意义,我把对话附上来,供诸位参考。
原文如下:
Z贤友: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这是正见吗?
HiLL:
在特定语境中,这句话是对的!
强调“不以好恶而分别、不以贪嗔而反应的平舍”,
阐明在“心境、内外、因缘”中,
“心、内、因”为主,“境、外、缘”为次。
但脱离开特定的语境,这句话非但是错的,而且贻害无穷,误人子弟——容易令初学者和浅薄无知者,在断章取义之下,变得是非不分、麻木不仁,且无法于“苦、集、灭、味、患”中因分别而得智慧,落入狂禅枯心中,却自以为得意!
没有“慧观”的“平舍”,容易落入狂禅。
没有“平舍”的“慧观”,缺乏后勤保障。
平舍与慧观,犹如人之两足,缺一不可。
禅宗的表达方式,牵涉到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即:
重归纳,轻演绎;善结论,轻推理。
强调得意忘形、得鱼忘筌。
优点是:言简意赅、直指本心、生动活泼。
缺点是:由于其含糊性与歧义性,导致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
其文字,必须在特定语境下去理解,否则容易断章取义,误入歧途。
个人感觉,汉传佛法,特别是禅宗,好比是中国菜,不适合自学,尤其不适合规模化生产,必须有真正的内行带着,言传身教才行!
而原始佛法(我所知道的Thanissaro尊者这一传承),在某个程度上,有点类似麦当劳,由于其严谨性和系统性,具备规模经济的可能,虽然同样需要有传承,但如果自学的话,就算没学好,但也不容易学坏,变成佛油子和佛傻子!
当然,这里的中国菜和麦当劳,仅仅只是个不严谨的比喻!
原始佛法,其朴实、务实、严谨、系统的特点,不光使其具备“规模化”的可能,其滋味之美,更不是辣汉堡所能涵盖的!
而汉传佛法,窃以为,虽本源印度,但早已被“本地化/汉化”,其中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元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菜!
“大乘”不懂“原始”,“西方”又何尝懂“东方”?!
已矣乎,相辱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管是什么菜,都有其独特的滋味,
大家随着自己的口味,各取所需就好!
众口难调何须调,随缘随心亦随人!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S贤友:
不管叫什么禅法什么宗的,关键看正见对不对、是不是在修四念处,离开这两个都是外道[呲牙]
HiLL:
修行路上,正见第一!
但把“外道”改成“非佛法”,或许更为合适!
“外道”这个词,和“小乘”这个词,两者都隐含有贬义,而且说话者往往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其中——这种自赞毁他的我慢,本身就背离了佛法的精神!
如果要用“心外求法”来定义“外道”,那这种定义是有问题的!
因为下这个定义的人,根本不懂“外道”——至少不懂所有的“外道”!
L朋友:
言而无信!!!
HiLL:
言而无信,尚有真信之时。
信而无明,则无见性之日。
L朋友:
不信何谈见性?实语何曾多言?
揣测将来黮黯,多疑不得解脱。
冷暖只能自知,放下怎靠言说。
寻觅终将有果,法界有情渡脱。
HiLL:
信什么?为何信?如何信?
这个“信”字背后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关键!
正信和迷信,两者的分野,也正在于此!
一个信字,其中有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哪有那么简单?!
否则,信上帝多好?
一句“信上帝,得永生”,
多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本万利,多好!
何况,所谓的“信上帝”,
也并非是愚夫愚妇所以为的那么简单,
其背后亦有完整的体系和深邃的智慧。
我见过一些“外道”,
其信仰之至诚纯净,其言行之智慧明达,
比起一些自诩为大乘正宗,天天嚷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平日言行却尖酸刻薄,狭隘无知却妄自尊大,两只眼睛永远只盯着别人看,却从来不懂得反观自省,习惯用佛的标准去审视他人,用猪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所谓“菩萨行者”,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信与疑,大与小,内与外,
又岂是加盟连锁店,挂个牌子就可以开张大吉、一本万利?
说信者,未必真信!
说疑者,未必真疑!
天堂的窄门,不为愚者所开。
佛门之慧海,又岂是奴辈所能渡?
L朋友:
原始佛教向你说的,不需要“信”。在强烈出离心驱使下依法而修,还是有可能的,但依法首先要信法,自学者多以自身理解研习,最终有两大问题,一~是否全盘接受。二~即使全盘接受是否会错意。
这两方面问题不解决,恕我冒昧成就不了。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我们学佛是否想用佛法来解决问题呢?来解决像渴了饿了这样的实际问题呢?很多时候都是打折扣的,咱能认可的压根就不用修,不认同的有时咱们自身存在大问题,才是软肋,是任何人甚至自己都不能碰的地方,真正实修是开始动刀割自己身上那些脓包烂肉,试问一个“活的”好好的人能做的到吗,“苦”!是否觉得自己“苦”,用世间亦乐之心硬要研究出一个苦来,怎么可能,若一人有病苦或遇大灾难万念俱灰,你跟他(她)讲四念处,就很好相应,他(她)就在那个状态里,哪个不想离苦得乐的,不然研究来研究去,我说就是“乌龟干兔子,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第一步错后面全错!
至于信(不泛指具体人),我到愿意去赌一把,不行的话无非就这一生,其实也没什么可损失的,换来成就的可能,凭自己只能说前途渺茫,看不到光明(主要是我太笨)。
至于聊到推广普及的问题,渴了喝,饿了吃,要死就想活命,真有问题自己就去找答案去了,那真是拦都拦不住,只不过是需求不同而已,这人活的好好的咱跟他说要去烦恼证涅槃,他说咱有病,最后还要看需求,学什么就看想要什么(没事消遣增加些谈资不能算初学,不在此列)。
可咱们真的觉得自己有病吗?现在做的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完全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按照法修就可以了,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修显必经之路,能否看成是正常现象,能否坚定依此法就能得解脱是关键(身心若不苦到头来还是看信心)
哥们儿文笔不好,又赶上上午有事,您就担待着点看吧,[微笑]
最后祝吾友道业有成
[玫瑰]送上一朵大玫瑰
HiLL:
李老兄,你说的话中,有许多是个人观念问题,是个人信仰问题,这个没必要去争论什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自己喜欢就好!
但你的话中,至少有两处非常荒谬的常识型错误,我必须指出来,以免混淆视听,误导他人——同时还让我无辜背个黑锅!
1:“原始佛教向你说的,不需要“信”。在强烈出离心驱使下依法而修,还是有可能的……”
老兄,你是从哪里看到“原始佛法不需要信”这种说法?
或者,我什么时候,有在任何地方说过“原始佛法不需要信”?
即便是在这次的文章中,我也是白字黑字地花了很多篇幅在谈到“信”的重要性!
你是怎么冒出这种说法的?
你究竟有没有看过我写的东西?
我强调的是:佛法需要正信,不需要迷信——原始佛法尤其不需要迷信!
我以前对于“信”的理解较浅,侧重于“解”上。
但随着“解”上的深入,才越来越发觉到“信”的内涵与重要性!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次第的过程,真正的“信”,需要靠“时间”来灌溉,需要靠“闻思”来施肥,需要靠“修证”来结果!
或许我对于“信”的理解有点慢,或许我之前对于“信”的重视不够,但我从未说过“不需要信”这样的话!更加没有说过“原始佛法不需要信”这样的话!!!
如果你连别人写的东西都没看清楚,就随口捡起一顶破帽子硬给人扣上,也不管尺码对不对——这种做法,似乎不符合与人对话沟通的基本原则吧?甚至也不太厚道吧?
另外,关于“在强烈出离心驱使下依法而修,还是有可能的……”这句话。
老兄,你把因果说反了!把次第搞混了!
真正的“出离心”,是因地的产物,是慧观的果,是解脱的因!
“出离心”并不是如你所预设的那样,是一个不需努力、自然就有的假定的前提。
也不是那些苦大仇深的倒霉蛋子们,就可以称为有“出离心”的!
你这是把“出离心”理解成“苦逼心”了!
真正的“出离心”,是智者洞悉一切有为造作之法,其“常乐我净”的表象背后,
其本质实为“无常、苦、非我,不净”,
然后所升起的想要“离幻求真、舍劣取优、趋利避害、离苦得乐”的清净心和善法欲!
哪里是你所轻描淡写地将其预设成为一个似乎可以不证自明的假设性前提?!
关于“出离心”,正确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应该是:
在正见的引导下,
在正知、正念、正勤的辅助下,
如法而修,如实观、如实见、如实知,
然后,才有可能升起出离心。
2:“若一人有病苦或遇大灾难万念俱灰,你跟他(她)讲四念处,就很好相应,他(她)就在那个状态里……”
老兄,对于你这句话,我甚至不愿意解释了!
我只能说:“无知,虽然是一种快乐!但如果把你的批判或者论点,建立在无知上,那此时,无知,就不是快乐,而是笑话了。”
您老人家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这种观点:
“若一人有病苦或遇大灾难万念俱灰,你跟他(她)讲四念处,就很好相应,他(她)就在那个状态里……”???!!!
我的天老爷,你究竟懂什么是“四念处”吗?
拜托,请不要用你的无知去定义原始佛法好吗?!
如果把你的那句话改成下面这样,或许才比较符合事实吧?!
“若一人有病苦或遇大灾难万念俱灰,你跟他(她)讲极乐世界/讲天堂,就很好相应,他(她)就在那个状态里……”